所謂公共藝術,並不僅是指位於公眾地方的藝術作品;公共藝術更是藝術家與公眾就地方與時代的交流。「地方啟發藝術家,藝術家再創作去回應。我很喜歡這樣,這種相互作用總是振奮和吸引著我。每一次藝術家都會給我帶來驚喜。」《澳門點雲花園》策展人林小雯分享道,「所以我很想知道澳門會給外地藝術家怎樣的靈感,他們會創作怎樣的作品。」她又希望,作品能讓觀眾慢下來思考澳門,思考生活。「澳門的都市化和旅遊業的發展,令土地資源很緊張。我希望透過這個地方,能讓遊客和本地人一起去珍惜和欣賞澳門的文化,而非加劇彼此之間的分歧。」
《澳門點雲花園》是「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的六件公共藝術作品之一,由美籍法裔藝術家Clement Valla創作、澳門策展人林小雯策劃。作品透過電子螢幕展示一個城市的植物形態。據介紹,《澳門點雲花園》特別以益隆炮竹廠舊址作為展出場地。「因為這裡曾是澳門輕工業發展的重要據點,如今成為石屎森林內難得的一座公共花園。它連接著過去和未來、人類和自然,提醒人們澳門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益隆炮竹廠不僅曾作為本地炮竹業的生產及工人居住場所,其土地上更生長著比炮竹廠歷史更為悠久的百年古樹。透過藝術家創作的神秘而閃爍的自然動態影像,沉寂多時的炮竹廠被注入新的活力,人類和非人類生命在此地共生共榮的歷史被激活、延續,跨越數十載甚至一整個世紀」。
今次是Clement Valla的《點雲花園》系列首次以公共藝術形式呈現。曾於紐約市文化局公共藝術部門擔任公民藝術項目統籌的小雯分享,在紐約的工作經驗令她感受很深。「透過公共藝術的委約,與當代藝術家合作,為特定的社區創作作品,為詮釋地方創造空間,回應地方的獨特性和文化,這些經歷都令我印象深刻。」小雯表示,「場域特定」(site-specificity)的創作有著不同的定義很闊,這裏的「場域」可以指特定建築,又或是歷史、文化、社群。在她看來,項目不需要包括方方面面,重要的是地方、藝術家、不同社群之間的關係建立。而在展覽的開幕上,她提到在佈展時特別觸動她的其中一刻,是本地街坊在益隆炮竹廠,就站在Clement Valla作品前耍太極。歷史、自然、作品、生活,就這樣交織在一起。
而除了展覽,小雯今次亦與本地環保及藝文工作者策劃多項延伸活動,例如藝術與自然導賞、親子繪本工作坊、感官瑜伽體驗和節奏沙球親子工作坊,讓參加者從不同角色接觸和理解自然,思考大自然與文化和生活的關係。例如節奏沙球(Asalato)是源於西非的一種傳統樂器,也是當地兒童的玩具。由一條繩子串連兩顆非洲植物鼻煙盒樹的果實所組成,透過手的前後擺動,以球體敲擊球體演奏,是種可以隨身攜帶練習的小樂器。在人類的各種文化中,大自然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小雯表示,希望透過與不同方面的夥伴合作,讓不同的觀眾參與其中。「我希望這能讓《點雲花園》與澳門建立更多的聯繫,即使當展覽結束後,也能留下無形的痕跡。」
她又指,《澳門點雲花園》的細節很有趣,認為Clement Valla 成功透過作品創造有趣的切入點,讓觀眾用不同的目光看待益隆、大自然,乃至城市與花園之間的關係。整個作品予人感覺「歲月靜好」,小雯指,今時今日,人們很少有時間靜下來思考外部世界是如何在情感上、思考上影響自己。「我們常認為藝術,可能尤其亞洲,娛樂、吸引眼球的效果更受歡迎,總是要很大型,要沉浸。但這次,我們嘗試營造一個機會,人們可以慢下來沉思。」
(內容由策展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