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深耕文化 展現城市形象

「舟舢藝志」是一個扎根荔枝碗船廠片區的社區藝術計劃,重點之一是在荔枝碗重啟造船。負責人之一黃玉君介紹,計劃希望能復做真正的龍舟,而非只是模型,並在過程中有更多不同的藝術家參與,「無論你是影相、畫畫、任何類型。所以我們想拖慢做龍舟這件事,看看會否慢慢帶來迴響,藝術家也可慢慢做記錄或創作。」項目由藝團「兄弟班藝術會」和「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共同主辦,希望體現保育的多元化,拉近與大眾的距離。

「它可以好像以前一樣三四十日已做出來,但我們希望可以將它記錄,同時也都希望可以更加多人去參與。」計劃另一位負責人談駿業補充道,「因為大家都是持份者。過去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沒能力參與、只是看著就行了,會覺得無需要來這裡(荔枝碗),或者跟這裡的關係是甚麼?我們希望把更多訊息帶給大家,這個是我們這三年的一個方向。」

「舟舢藝志」希望能在荔枝碗復做真正的龍舟。圖片來源:「舟舢藝志」Facebook專頁

「舟舢藝志」希望能在荔枝碗復做真正的龍舟。圖片來源:「舟舢藝志」Facebook專頁

船廠再生 但各自為政

談駿業與黃玉君多年來一直關注荔枝碗船廠片區的保育,並着力推廣造船工藝。二〇一九年,他們成立了「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先後在路環舉辦修船技藝工作坊、龍舟模型工作坊,並策劃過造船業展覽和龍舟文化展覽。「舟舢藝志」方面,除了造船計劃,亦會培訓導賞員,並在「金海船排廠—路環荔枝碗馬路X2號」展示造船工匠過往親自製作的架撐、不同年代的漁船模型、船廠片區模型及資料記錄等。而今年他們亦有在旅遊局資助下策劃了「荔枝碗深度體驗之旅」。

船廠片區於二〇一八年十二月獲評定為受保護的場所。及至二〇二三年六月,文化局正式啟用荔枝碗船廠片區X11-X15。現場設有市集、表演空間和「歲月印記──荔枝碗村的故事」展覽,逢週六下午設有粵語和普通話駐場導賞。

三個月後,政府宣佈將聯同博企銀河娛樂集團活化該區。「首階段活化工作將設置有關荔枝碗片區及造船業歷史的展示館,並舉辦導賞團、工作坊及交流活動;提供室外休憩空間,包括增設綠色園林景觀空間及休憩設施,並與本地設計師合作,在場內擺放多元藝術裝置;打造以親子及運動為主題的場地,包括打造多項兒童遊樂設施、大型腳踏車及滑板車等遊玩場地;以及提供文化藝術表演的消遣空間,計劃與本地中小企及不同社區團體合作舉辦文化演出活動。」銀河娛樂集團副主席呂耀東表示,希望首階段活化計劃在二〇二四年第三季基本完成。

舟舢手作龍舟班。圖片來源:造船工藝文化協會Facebook專頁

舟舢手作龍舟班。圖片來源:造船工藝文化協會Facebook專頁

第二階段的活化方面,新聞稿表示,將「以親子娛樂、文化藝術為主題,包括設置特色仿真冰溜冰場,帶來獨特的冰上娛樂體驗;於片區發展創新城市農場,打造城市綠洲,運用最新科技種植優質蔬菜;為本地藝術文化團體提供工作、展現及演出平台,並邀請藝團進駐,打造成本土藝術文化聚集地;設置時尚文化書店及咖啡廳,將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並於片區提供多個特色休憩及綠化配套設施,打造為時尚生活方式的場所」。

空降休閒元素 恐淹沒原本特色

回顧這幾年間荔枝碗的情況,黃玉君坦言據她觀察,現時該區的人流不多。「我會覺得,現在是花了錢去做一些建設,但欠缺內容,所以才會導致大家只是去看一看,不會再去第二次。」她續道,「我們有時都會和市區其他店舖的老闆聊天。其實他們曾經期待過活化到底會變成怎樣。活化已經說了很多年了,他們很期待會否帶來生意或者人流,但他們覺得沒有帶動性,這個都令他們挺失望的。」

黃玉君和談駿業都表示,由於現時博企尚未正式進駐,所以難言活化效果會是如何。但就目前政府的活化方式,談駿業擔心荔枝碗會出現很多不同的外來元素,但船廠片區本來的文化底蘊卻被淹沒。「不是單純的造船文化,而是一個海洋文化,它是代表了澳門過去的城市發展,裡面有很多可以抽取的元素,但都沒有說出來,反而現在很多時我們只是要構成一個畫面給遊客去打卡。」

「現時那種所謂的休閒,會將裏面原本的造船文化比例降到很低。」

本地藝團夢劇社亦曾創作多個有關路環與荔枝碗的演出。資料圖片

本地藝團夢劇社亦曾創作多個有關路環與荔枝碗的演出。資料圖片

他又覺得,雖然荔枝碗獲評定,但一直看不到政府就保護船廠有明確公佈計劃。「從他一開始沒有說過多少船廠會保留時,我們只能看有多少船廠會剩下來。現在X11-X15地段很多結構已經不同了。X11-X15在二〇一七年的時候已經拆了兩間(編按:X12和X15),他們說保留的那一間(X11),本身的材料就與現在的比較接近,而那是一間木材廠,不是船廠。我們目前看到的,是(那地段)沒有任何一間船廠原本地保留下來。」

「我們每年看着這些船廠越來越殘。它們荒廢越久,拖得越久,它的再使用性就會一直在降低。一直丟棄的話,社會就會慢慢覺得這個地方是一個完全廢棄的空間,很多人於是會覺得怎樣都比現在好,因為它是新的,或者覺得注入一些新的元素,裏面就會變得好。」

「而活化的功能就好像會有點偏離了它最初保育的理念。現在我們去講活化,就是活化,已不再怎討論荔枝碗的保育。」

自荔枝碗船廠片區於六月正式啟用以來,政府有為市民提供免費接駁巴士,而自駕人士可於聯生圓形地停車場停泊車輛後步行至荔枝碗。但有離島社諮會委員表示,有旅行團導遊反映旅遊巴停泊不便,一般不會帶遊客進入船廠片區。議員李良汪亦曾指出,聯生圓形地停車場距離荔枝碗有十至十五分鐘的步行路程,且沿路步行環境並不理想,建議當局盡快完善。資料圖片

自荔枝碗船廠片區於六月正式啟用以來,政府有為市民提供免費接駁巴士,而自駕人士可於聯生圓形地停車場停泊車輛後步行至荔枝碗。但有離島社諮會委員表示,有旅行團導遊反映旅遊巴停泊不便,一般不會帶遊客進入船廠片區。議員李良汪亦曾指出,聯生圓形地停車場距離荔枝碗有十至十五分鐘的步行路程,且沿路步行環境並不理想,建議當局盡快完善。資料圖片

根據文化局二〇一八年的「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公開諮詢文本」,X11地段原是「福記榮華鎅木廠」,而X12至X15都是船廠。在文化局「荔枝碗船廠片區X11-X15活化工程公開招標」的補充說明中,就X11-X15原有結構的處理,文化局表示:「X11保留現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鋼結構構件;X12-X15現場的金屬及木構件可移除,如有特別情況,需諮詢文化局意見後處理。」

今年六月,文化局回應《澳門講場》聽眾時表示,在荔枝碗船廠X11-15地段中,X12、X15經評估後有即時危險,而X13、X14中亦發現木結構出現傾斜及失衡情況,只有X11地段的鋼結構可保留,並須在外面加新結構鞏固。當局又表示,是根據評定準則,會盡量保留整體景觀、聯排布局、親山親水的關係修復片區。當局保留片區內的????木機、調運木頭裝置,並加入展覽、工作坊、文創攤位、戶外休閒空間,讓市民遊客可體驗造船業文化。
而今年九月,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荔枝碗船廠片區下一階段將修復X3、X5至X10船廠,由於修復範圍較首階段大,或需一段時間,爭取二〇二六年第三季完工,以及爭取個別船廠盡早完成並注入功能。

據澳門文物網介紹:「荔枝碗船廠片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的造船工藝、因造船業而形成的荔枝碗村的生活脈絡及村落形態,以及整個片區的景觀脈絡,特別是其親水和親山的關係。」資料圖片

據澳門文物網介紹:「荔枝碗船廠片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的造船工藝、因造船業而形成的荔枝碗村的生活脈絡及村落形態,以及整個片區的景觀脈絡,特別是其親水和親山的關係。」資料圖片

冀多方聯手 各多走半步

而在談駿業看來,造船,是荔枝碗的意義所在。現正進行的「舟舢藝志」社區計劃希望造一艘船,原因也正是如此。「政府近年很喜歡說傳承。無論是文化的傳承或者是工藝傳承,或者是人的記憶的傳承,所有這些在荔枝碗,我們這一刻還可以找得到。」他有感,雖然民間團體的計劃不是面向旅遊,但產出的內容與創作有助彰顯澳門例如海洋城市等等的形象,政府、博企、藝團可以一同多走「半步」,資源互補,令社區能持續向好。

「做文化保育也好,活化也好,必須要有更加多持份者參與。」當中包括居民。他解釋,「政府做主導,有時會跟民間脫離,沒有在地成功。博企跟政府磋商的時候,政府說好,於是就去做,但沒有民間團體的參與,這件事就變得沒有基礎。博企當然會想一些很有噱頭的事去做,它們都要為盈利考量。我自己覺得要解決大家一直不溝通的問題。過去可能是我們跟博企去談,但原來政府不想這樣;有時政府跟博企去談,沒有民間團體,於是就會出現了溜冰場。」

「為甚麼一個溜冰場會令大家有這麼大的迴響?就是這個問題。」他總結道,「如果沒有交集,我們三方面都沒有辦法做得較好。」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