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矇矓:鄭冬的劇場攝影

翻開灰色的厚實封面,映入眼瞼的是充滿色彩的戲劇張力。攝影集《一瞥矇矓:鄭冬的劇場攝影》收錄了劇場工作者鄭冬於一九九〇年至二〇二二年間拍攝的其中129張作品。不斷變遷的劇場風景、瞬間即逝的演出……她都以相機的鏡頭和自己的感覺記了下來。「依然想說,舞台攝影對我而言是整體創作的溝通,同時亦是對戲劇作品的另一種領悟方式。」鄭冬於攝影集的序言寫道。

莫兆忠認為,從鄭冬的相片中能看到整體劇場的氛圍。「我想這可能和鄭冬的劇場觀有關。她說覺得有些相能拍到當時的音樂,所以會看到不單是表演者的在場,亦看到這攝影師的在場、她當刻的感受,然後她捕捉了屬於她和這刻表演之間交滙了的反應。」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莫兆忠認為,從鄭冬的相片中能看到整體劇場的氛圍。「我想這可能和鄭冬的劇場觀有關。她說覺得有些相能拍到當時的音樂,所以會看到不單是表演者的在場,亦看到這攝影師的在場、她當刻的感受,然後她捕捉了屬於她和這刻表演之間交滙了的反應。」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按下快門 留下瞬間

鄭冬是本地的資深劇場工作者,於一九八〇年代便開始參與劇場工作,做過演員、後台、佈景設計等,近年以監製為主。工作期間,她總喜歡帶着相機,拍下劇組的排練與演出情況。「由戲剛開始時跟進,然後到演出、完結,過程中我會有很多感受,尤其是排練。排練時演員會有很多變化、嘗試,和導演之間的默契與溝通,我不會參與其中,但會留意到這些。」她坦言自己不喜用連拍模式捕捉瞬間,「因為我會沒有了自己那刻的觀察,我只是靠這相機的功能拍下。這樣的話,戲結束後,腦內是一片空白的。」

除出版攝影集外,鄭冬早前亦與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合作舉辦「澳門劇場文件展2023—The Moment:鄭冬的劇場攝影」。策展人兼《一瞥矇矓》編輯莫兆忠表示,澳門相當缺乏表演藝術資料的整存,「很靠民間自己有幾多就搶救幾多」,所以希望將鄭冬的作品整理成書。對於相片的「矇矓」,他認為劇場攝影不一定要把演員的樣子拍得很清楚,重要的反而是在攝影的定格中看到一些現場沒法定格的一剎。「所以我很喜歡張健嫻這張在已經消失的青洲坊的鐵皮屋前的舞動。這張沒有看到她全身,但這個切割和這動態中,我會回想當時看這作品的情景、動作性。作為一個劇場工作者,我很喜歡這些矇矓的畫面。」

鄭志偉認為,劇場攝影的難度在於既不是擺拍,也不是紀實,而是介乎中間。「因為它是在一個被製造來演出的場所做紀錄。它會控制了眼睛觀看的東西,而又不像一些擺拍般可以掌控攝影對像。這很需要攝影師的觸覺去將想告訴別人的事拍下來。」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鄭志偉認為,劇場攝影的難度在於既不是擺拍,也不是紀實,而是介乎中間。「因為它是在一個被製造來演出的場所做紀錄。它會控制了眼睛觀看的東西,而又不像一些擺拍般可以掌控攝影對像。這很需要攝影師的觸覺去將想告訴別人的事拍下來。」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鄭志偉認為,劇場攝影的難度在於既不是擺拍,也不是紀實,而是介乎中間。「因為它是在一個被製造來演出的場所做紀錄。它會控制了眼睛觀看的東西,而又不像一些擺拍般可以掌控攝影對像。這很需要攝影師的觸覺去將想告訴別人的事拍下來。」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鄭志偉認為,劇場攝影的難度在於既不是擺拍,也不是紀實,而是介乎中間。「因為它是在一個被製造來演出的場所做紀錄。它會控制了眼睛觀看的東西,而又不像一些擺拍般可以掌控攝影對像。這很需要攝影師的觸覺去將想告訴別人的事拍下來。」圖片由SomethingMoon Design提供

攝影者的被觀看

他又介紹,編排攝影集的結構時,先以鄭冬的幾張相片回應她放在開首的「新詩」,並作為「序幕」,然後是這些相片故事的「起承轉合」,到最後以舊法院黑盒劇場空無一人的觀眾席作結。「這個劇場已經沒有了。(相中)擺椅子的方式是二〇二一年(疫情時)觀眾之間需要保持1.5米的樣子。當時冬拍了這張照片,我們就把它放到書的最後。」

設計師鄭志偉表示,當知道編輯希望這書有故事性時,他開始從視覺效果着手處理,希望讀者能有一個閱讀的脈絡,首先是把相片中的共同元素抽出,然後再簡化給大眾去知道。「我的工作就是將一些城市中好像沒甚麼人注意,但很重要的部分整理,然後用很簡單的方式令大家都知道,然後吸引人看。因為要人去知道、要受到關心,才有後來更多人去做保存這事。」他形容,自己是鄭冬作品的「攝影者」。「面對這些作品,我怎憑我的觀念、角度去抽取我想告訴別人的部分?」而在設計上,他透過留白、選紙、相片大小等方式處理閱讀時的節奏。相對於吸引眼球的概念,他選擇了把心思放在細節中。「因為這次沒必要做得太誇張。我覺得是主要放在細節上,例如封面上的黑色油墨是用了絲印,希望人摸到有種質感,感受到這本書的溫度。」

至於會否出版電子版,鄭志偉認為電子版是很好的載體,能讓更多人知道澳門的出版物,但只能作為輔助,「因為每個熒幕看出來的效果都不同。到最後,我覺得仍是要回歸紙本。該思考的是,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出版與發行。」莫兆忠則表示,歷年的文件展積累的資料很多,雖然也有想過數位化,但缺乏條件解決版權問題。「鄭冬這個還較容易,她直接跟劇團溝通。」他指出,首先要處理好的是劇團和攝影師之間的關係。「究竟誰擁有這張相?劇團很少提相片是誰拍的,可能是監製的,但那監製或不屬於劇團,又沒合約,那怎處理呢?澳門的著作權很模糊,到將資料公共化時會預到很多困難。」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