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冷漠下的幸福?澳門人想要怎樣的政府(下)

日益飆升的樓價讓本地居民成為「房奴」,難以翻身。資料圖片

日益飆升的樓價讓本地居民成為「房奴」,難以翻身。資料圖片

研究澳門政治其中一個困難之處,是缺乏具有代表性的調查數據。在社會調查方面,澳門落後於大中華其他地區。目前看到多數使用社會調查數據研究澳門政治的文章,要麼使用方便抽樣,要麼則是使用電話調查獲得的數據,但因為電話調查的抽樣框是基於固網電話,它的使用者數量已經越來越少,而且通常是越年輕的世代越不傾向使用。

這樣的話,隨著時間推移,樣本的平均年齡會越來越老,樣本的偏誤也會越來越嚴重。

據筆者所知,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社會調查數據只有兩個。第一個是由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做的「澳門社會調查」,但因為各種原因,這個數據目前並不對外開放;第二個則是這篇文章使用的「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 Survey, WVS)。作為跨國政治態度和行為的研究中最常用的調查結果數據之一,熟悉政治學的讀者相信對這個調查數據不會感到陌生。

在最新發佈的第7波數據中,WVS首次納入了香港和澳門,通過這些調查結果使我們能夠重新去檢視一些長久以來對澳門政治的認知,是否得到經驗證據的支持。

調查結果(一):政治信任與民主

首先還是要先看看WVS的數據代表性如何,把上圖和二〇二一年《統計年鑑》對比,在0-29這個年齡段是一致的,但在30-49和50以上兩個年齡段則分別低了約10%和4%,這可能因為澳門負責操作調查的機構(據說是澳門大學的澳門研究中心)缺乏經驗,有大約20%的樣本在回答年齡這樣基礎的問題時,居然出現了錯誤⋯⋯但總括而言,相比起多數其他社會調查,WVS的代表性已經算很好了。

接下來我們看看澳門人到底認為澳門政府的表現如何。

上圖是澳門人對於澳門政府的政治信任,大約68%的樣本選擇了「A great deal of trust」或「Quite a lot of trust」,顯示總體上對政府的信任程度較高。但政治信任的來源有所謂的「diffuse support」和「specific support」之分,前者指對於現行制度的一般支持,後者則針對具體的政府表現。澳門人信任的是哪一種?

上圖顯示澳門人對於政府的表現平均分只有5.54(10分滿分),連合格線也不到。要知道這調查是二〇一九年做的,如果今天再做一次,分數恐怕要更低。

由此可見,澳門人偏高的政治信任似乎更多源於政治文化。澳門政治的初代研究者余振曾經通過多次調查指出,多數澳門人對「民主」的理解不是「政府應通過競爭性選舉產生」而是「為民做主」,那麼有沒有可能澳門人「信政府」,信的不是具體表現而是一種政府會為民做主的信念?

上面兩張圖顯示,澳門人總體上認為「民主」很重要,同時有大約一半的樣本認為一個強勢但不受約束的領袖是一件壞事。WVS其實在問卷上有設計問題問受訪者多大程度同意「市民必須遵從政府,哪怕是他們不同意的決定」,但不知為何澳門進行調查時沒有納入這條問題,使我們無法完整檢查澳門人政治信任的來源。

但無論如何,余振的調查結論都應該要修改了。

調查結果(二):官僚認知與幸福感

WVS同時問了很多其他有趣的態度和行為問題。上圖問的是如果有專家來領導政府又如何?可以見到澳門人態度是一半一半。換言之,民主目前不是一個可行選項,又不喜歡強勢領袖和專家,那麼管治的形式就只剩下一種:依賴技術管僚。

上方兩張圖片則顯示,澳門人對於公務員似乎還真的頗有好感,總體上信任他們不會貪污和損害市民利益。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平常關心時事的人,大概會知道這樣的認知是沒有依據的。

上面首圖顯示只有兩成受訪者會主動在網上搜尋政治信息,後圖則顯示只有大約3%的樣本曾經主動聯繫過官員。這些信息均顯示澳門人一方面確實是政治冷漠,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公務員的良好印象要麼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政治信息,要麼則可能是因為認知不協調造成(既然如此信任公務員,為何又很少主動聯繫官員?)

或許最有趣的是上方圖片,它顯示高達九成的樣本表示感到「非常幸福」和「頗為幸福」。但根據之前一系列的態度題,如果偏好民主又不能獲得,對政府表現其實不滿意,同時又不關心時事,幸福感從何而來?

或許對於澳門人而言幸福就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吧,只是可能要細心想想這是不理會政治就會得到的東西嗎?

參考資料: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 Survey, WVS),https://www.worldvaluessurvey.org/WVSContents.jsp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