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機場前 促請當局確保本澳航空公司服務及管理到位

澳門國際機場 (資料相片)

隨著疫情後澳門開放,大批旅客入境以及澳門人報復性出遊,本應是皆大歡喜之事。但一次登機體驗卻令人感歎本澳航空公司在應變及管理能力上的嚴重不足。

一家人比原定登機時間提早到機場辦登機,但因為該航空公司沒有按旅客目的地分流到不同的櫃台上辦理登機手續,導致一大班人在同一個區域「打蛇餅」,白白浪費時間等待辦理登機手續。

在距離登機前差不多30分鐘亦辦不到登機,然後才有一個職員出來在蛇餅的最前面喊幾個目的地的名稱,職員沒有舉牌,身材比較細小,口音不太純正,亦有些外國旅客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麼,我也聽了幾次才聽我出是在喊我們的目的地,然後匆匆提著行李穿過人群去櫃台辦理登機。

到登機時更令人反白眼的是職員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沒有提早一小時辦理登機所以未能提供餐飲。聽到這樣的處理,我立刻火冒三丈並提出以下問題:

該航空公司為何不按旅客目的地分流而要旅客白白浪費時間等待?如果是同一個目的地的旅客太多而要等待當然可以理解,但集中不同目的地、不同登機時間的旅客集體辦理登機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有問題?

明明眼看最少有大概30個登機櫃位卻只開出3-4個辦理登機,職員回答他們沒有分流登機的方式,亦不可以在機場做廣播,但我只看到是人手不足的問題。因為每天什麼時段多少班機、多少個旅客,這些資料航空公司是可以掌握得到的。如果沒有分流登機的方式,按照不同時段的旅客數量增派人手辦理登機這一點應該可以做到吧?

另外,若機場不可做廣播?那起碼舉個多語言指示牌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就算聽不到也能看得到你在說什麼吧?

為何沒有提早一小時登機就沒有餐飲提供?這種做法在條款上有否說明?旅客提早買機票的意義在哪裡?提早付費購買機票不是應該提早準備好餐飲?為何要當天再根據旅客的登機情況再做準備?而且旅客是因上述管理問題無法提早在一小時辦理登機,為何要將責任推卸在旅客身上?那如果沒有向旅客提供餐飲的部份是否存在退費問題?

旅客當中大孕婦有小孩,3至4小時的航程雖不是太長,如沒法提供餐飲是否應該準備一些小食以防不時之需?

澳門國際機場 (資料相片)

因旅客的健康狀態無法把握,假如航程中出現低血糖等情況責任歸誰?作為澳門唯一一間歷史猶久的本地航空公司,多做一點讓旅客感受多一點Hospitality (好客),在整個旅遊體驗上亦會起到一定的幫助。

最後,雖然職員官腔式回答這是公司的做法,明顯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如果沒有正視,影響的不只是旅客整個旅遊體驗;就算不斷宣揚澳門世界悠閒城市,這些細節位沒有做好,便會功虧一簣。

(來論照登 文章僅代表作者立場)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