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旅遊須走向可持續 蘇小恩:旅客量及其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需與社區取得平衡

疫後劇增的旅客除了迫爆部分景點及街道,連小巷內的食店或特色店亦見排隊人龍。疫前那種旅客及居民由大街到小巷摩肩接踵、舉步維艱的情景又再重現。疫後,本地旅遊應如何走、在遊客量及質、提供優質旅遊體驗以悠閒的社區之間找到平衡點屬非易事。一直研究旅遊業的學者蘇小恩認為, 長遠而言澳門需要可持續的旅遊業,故須在旅客數量及其所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當中作出評估,以取得與社區間的平衡。至於多少旅客量才可符合可持續旅遊業的發展,「這個數字卻很難確定」。

她又稱,可持續旅遊目標在於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同時放大正面影響。「一如以往,政府必須在居民感到不舒適的情況出現之前,就積極對可持續旅遊業進行探索。」

蘇小恩又認為,可持續旅遊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包括旅客留澳的時間、本地旅遊資源、景點可延伸的發展空間、交通運輸的能力、旅客的旅遊模式、「超標」情況的頻率、居民感受以及旅遊業所造成的污染。政府在未來幾年應該留意此等方面的發展趨勢,從而達至可持續旅遊的長遠發展目標。

蘇小恩為澳門大學副教授、澳大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國際及對外關係)及旅遊及綜合度假村研究中心主任。就疫後本地旅遊業發展去向,本媒早前約訪蘇教授,惟蘇教授由於工作關係未能安排面訪,以下為本媒的提問及蘇教授的書面回覆。

疫後首個新春假期,大三巴一帶迫滿旅客,幾乎水洩不通。

疫後首個新春假期,大三巴一帶迫滿旅客,幾乎水洩不通。

《論盡》:內地旅客一直是澳門最大的來源,疫後,你認為這種情形會否改變?

蘇小恩:以澳門的位置而言,客源相信仍會以內地旅客為主,但因澳門力求拓展國際旅客量,內地旅客所佔的訪客量百份比或有望下降。

《論盡》:內地旅客比重會否下降?若會,你認為比重會下降多少?

蘇小恩:因應澳門力求拓展國際旅客量以及綜合渡假村承諾於未來十年作出進一步投資,相信澳門旅遊業會有一個正面前景,國際旅客量亦必定會增加,內地旅客與國際旅客的百份比比例,將介乎60:40 至65:35之間。

《論盡》:以你的觀察及研究,澳門對內地主要的吸引力有那些?疫後,這些吸引力還在嗎?

蘇小恩:地點方便,款客服務業優良,語言相近,美食吸引,購物聲譽良好,節慶盛事,文化遺產及世界級綜合渡假村,都是較為吸引內地旅客的。

《論盡》:疫前,以二〇一九年為例,旅客約為3,940萬,但不少意見指整個城市的承載力,城市空間及交通等,已到臨界點。事實上,不少居民對過多遊客,造成部分生活的不便感不滿,你認為這情況會重現嗎?為甚麼?

蘇小恩:只要政府能加大關注可持續旅遊的長遠發展,就有助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

《論盡》:你其中一研究方向為「可持續旅遊發展」。以二〇一九年遊客情況為例,一到假期,旅客迫爆景點,一些域區摩肩接踵、寸步難行,並不是舒適的旅遊環境,你認為這樣的情況會否有違「可持續旅遊發展」方向?為甚麼?

蘇小恩:可持續旅遊對任何一個城巿或目的地都非常重要,每個目的地都必須在旅客數量及其所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當中作出評估以取得平衡。只有在達至平衡的情況下,該地的旅遊業才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旅遊目標在於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同時放大正面影響。像二〇一九年遊客情況,一到假期,旅客迫爆景點,一些域區摩肩接踵、寸步難行的狀況,並不是最佳情況,但亦需要同時評估這種情況有幾經常發生和其他因素。一如以往,政府必須在居民感到不舒適的情況出現之前,就積極對可持續旅遊業進行探索。

《論盡》:根據旅遊局二〇二一年公佈的《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檢視報告,於二〇二五年本澳的遊客預料為 3,600萬至4,100萬,你認為這範圍的旅客量能在二〇二五年達到?或在疫後能維持幾成?為甚麼?

蘇小恩:假設短期內不會再有傳染病爆發,在公私營機構積極推動本澳旅遊業復常的情況下,我認為二〇二五至二〇二七年期間會達到這個旅客量。

澳門大學副教授蘇小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大學副教授蘇小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論盡》:這範圍的旅客量又是否符合「可持續旅遊發展」?或你認為多少的旅客量才較符合?為甚麼?

蘇小恩:如前所述,可持續旅遊是每個地方的發展目標,核心理念就在於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同時放大正面影響,大家亦非常清楚,澳門長遠而言是需要一個可持續的旅遊業,但多少旅客量才可符合可持續旅遊業的發展呢?這個數字卻很難確定,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例如旅客留澳的時間會有多長?澳門有沒有其他旅遊資源可承載更多旅客?景點有沒有可延伸的發展空間?交通運輸的能力,旅客的旅遊模式,超標的情況出現得有多頻密?居民是否感到被滋擾?旅遊業所造成的污染等等。政府在未來幾年應該留意上述這些方面的發展趨勢,從而達至可持續旅遊的長遠發展目標。

《論盡》:有意見認為旅客的質比量重要,即不能再以「鴨仔團」式,只在乎旅客的數量,你同意嗎?為什麼?

蘇小恩:同意。質比量更重要,但量要保持在一個讓旅遊業界不會感到恐慌或不安的水平。

《論盡》:你在訪問中曾提出澳門應更傾向於「CERT+IR」的發展方向,你可否簡要這方向?為甚麼它適合澳門?

蘇小恩:「CERT」是指現時澳門旅遊業發展所聚焦的方面,當中的C是指文化遺產旅遊、E代表節慶旅遊、R代表餐廳 (美食旅遊)、T則代表旅遊業。至於「IR」則是指綜合渡假村所提供的會議和展覽、零售、酒店住宿等服務。所謂「CERT+IR」的意思,就是以兩組元素加乘所得的效應。換言之,在發展澳門旅遊業時,必須考慮這兩種因素的重要性。正如文化遺產及美食兩者本身可能不足以吸引所有類型旅客的招倈。一些旅客來訪時亦會考慮去參觀世界級的綜合渡假村及享受那裡的娛樂,反之亦然。因此,「CERT+IR」所論述的元素及設施,應被視為向旅客提供的一個配套組合。

《論盡》:在疫前,這五方面做得最差是那個?為甚麼?在疫後,又應如何改善?

蘇小恩:在疫前,居民於旅遊旺季期間曾經就交通擠塞及出行問題作出投訴;疫後,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委員會,專責減低旅遊業的負面影響,定期監測狀況以避免負面因素重複浮現。

被大型博企包圍的龍環葡韻。

被大型博企包圍的龍環葡韻。

《論盡》:你提出IR代表逐漸將重點轉向非博彩娛樂和會展業務的綜合度假村,可否簡要這方面?

蘇小恩:我認為政府對這些要求已明確寫在新的博彩經營合約中,所有綜合渡假村於未來十年的發展重心,皆會在吸引國際旅客來澳、發展更多非博彩娛樂設施,以及發展會展業務這幾個方面。

《論盡》:根據新賭牌合約,六大博企投入發展非博彩元素共為千多億澳門元,從六間博企所公佈的有關非博彩發展計劃資料所知,你認為能達到你所提及IR?
蘇小恩:對,我認為綜合渡假村應該更加著力於非博彩元素的發展,使澳門的發展更趨完善。

《論盡》:你認為適合澳門、博企發展的非博彩元素是甚麼?從六間博企所公佈的有關非博彩發展計劃資料所知,你認為適合?
蘇小恩:我認為會展業是綜合渡假村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澳門的綜合渡假村現時已擁有世界級的會展設施,輔以高質住宿、購物、餐飲及非博彩娛樂設施。除此之外,澳門亦地處區內較為便捷的地點,與多個旅遊目的地都已經設有直航飛機航班。若澳門能於區內拓展更多直航航班的話,有助推廣澳門會展業。

《論盡》:若旅客過多與文遺保育存有時存衝突,人多一來難好好欣賞文物,二來又可能對文物造成損壞,你認為如何在兩者取得平衡?

蘇小恩:我認為不是所有旅客都會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有興趣,隨著澳門歷史城區監測中心的設立有助瞭解訪客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所構成的損害,特區政府亦可以考慮針對個別受訪客量影響較嚴重的世遺點進行較嚴格的管制,將之疏導到其他遺產點,從而在確保旅客獲得良好經驗之同時亦可發揮保育的效果。世界各國都已經有設置因應瞬時人流數量而設置的人流管制措施的先例。

《論盡》:澳門的文物是本地的重要旅遊資源,惟有不少意見批評當局在文物/文遺保育不力,包括有部分古城牆被拆以及六國飯店被拆,你認同?為甚麼?

蘇小恩:我非常認同文化遺產是澳門旅遊業長遠發展的重要資源,有關的專責部門可考慮為不同文化遺產地進行深入研究,於作出保育或拆卸決策之前聽取更多國際專家意見,這樣才有助於減少保育與否意見之間的衝突。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