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法定年假逾30年無變 議員批當局缺主導改善勞動基準 李偉農:從整體利益出發

即時報道

文:記者小聚

網址:https://aamacau.com/?p=98680

時間:2023年02月11日 1:01

工聯副理事長、直選議員梁孫旭認為疫情期間突顯本地勞動保障不足問題。

多名議員批評特區政府無論在疫前、中及後均缺「主導」推動改善勞動條件。

立法會昨(10)日繼續口頭質詢,多名議員批評特區政府無論在疫前、中及後均缺「主導」推動改善勞動條件,即使有些勞動基準如6日的法定年假已實施逾30年;甚至連表態會否系統地檢視《勞動關係法》、《勞動債權保障制度》等在內的一系列勞動法律法規都欠奉。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回應稱,有關勞動範疇法律法規的修訂及檢討,特區政府會從澳門整體利益出發;而有法律法規的檢討已有法定機制,當局會依法進行 。

他又強調大部分議員包括自己在內都是「打工仔」,政府亦不會傾斜資方或勞方,只會考慮社會與經濟之間的平衡。

不合理勞動基準逾十年 勞工界議員轟政府連檢視亦不願

工聯副理事長、間選議員李振宇表示, 本地勞動基準偏低,年假、強假、工時等勞動基準「依然維持幾十年前嘅水平」。立法或修法滯後無法保障僱員勞動權益以及發展、無助經濟社會和諧及進步。

他又指,同為特區、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無論在疫前、中及後則推動改善部分勞動基準,包括於2019年施實5日男侍產假;2020年產假由10星期增加14星期;21年法定假日由12日增17日以及在 1921以及23年完成最低工資的檢討並上調金額。

李振宇認為,香港在勞動法規的立法以及修法的成功做法以及經驗值得澳門借鑑及學習。澳門政府應做到「主動作為、務實有為」,「適時地」提升勞動基準、與時俱進發展勞動權益。

自澳門放寬通關防疫措施後,來澳旅客顯著上升。

工聯另一理事長、直選李靜儀批評當局未曾考慮「不合理」的勞動條件對社會整體利益的損害,又問及:「幾10年唔改一日嘅假期畀僱員就好符合『整體利益』?」「勞動條件是否不值得檢討?係唔係今時今日仍唔值得檢討?」

她又指,有部分欠薪個案甚至涉及逾百僱員,欠薪的僱員未能追返應得工資、「法律保障唔到佢,唔通呢啲好符合『整體利益』?」

李靜儀又稱,議員提出要檢討勞動條件,尤其涉及僱員保障不足之處,「都係希望透過勞工法的檢討啫,先檢討,按照政府過往經驗,無得十年八載唔改一次, 點解連呢啲檢討都可以咁難嘅?點解都唔可以做?」

梁孫旭:6日法定年假逾30年 「司長,你來回應合唔合理」

李的拍檔、直選議員梁孫旭則指無法理解經濟相對「不錯」的澳門竟可以30多年的6日法定年假「亳無進展」。

他表示,相對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不算差,「點解三十多年6日年假可以係「亳無進展」?唔知政府喺呢方面有咩睇法?司長,你來回應合唔合理」。

梁孫旭亦批評政府拒絕以「主導」角色推進改善勞動基準,在涉及檢討勞動保障,「將波交畀勞資雙方,你打生打死,最後政府可能講一句說話要平衡社會各方,好多時勞動基準(增加或改善)都唔做」。

他又稱,有關勞動權益事宜政府應有更多主導性,「那些需要修、需要做?政府的主導性好重要」。如《工會法》法案,議員提案逾十次都被拒,政府一提案便獲得一般性通過。

另一直選議員林宇滔亦認同需要持續檢討檢討勞動法規,而穩定、合理、科學化的調整機制是核心關鍵。

他又認為,若需要完成的事項,「無論經濟順景或逆景都要做,希望政府表態。」

政府官員包括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中)昨列席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提問。

李偉農: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保障僱員的合法勞動權益

李偉農在回應時稱,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保障僱員的合法勞動權益,勞工事務局對於任何涉嫌違反勞動範疇法律的舉報或投訴,均會開立個案跟進,並持中立的態度作出調查。疫下三年,局方持續推動僱主僱員在配合防疫措施前提下,相互體諒、友善協商疫情期間的工作安排,並依法保障僱員的勞動權益。

至於有關勞動範疇法律法規的修訂及檢討,他又指,特區政府會從澳門整體利益出發,持續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相關意見和建議,並結合澳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況審慎研究。

李偉農:按法律機制檢討勞動範疇法規

他又指,當局會按法定時間、即於20232024年檢討部分勞動範疇法規,包括核准對工作意外及職業病所引致之損害之彌補之法律制度(40/95/M法令)、最低工資金額以及《勞動關係法》有關產假報酬補貼的檢討,「檢討機制跟法律去履行,與此同時定期檢視我哋整套法律制度。」

李偉農又強調,檢討勞動範疇法規涉及社會與經濟之間的平衡,「政府喺兩邊(勞資)之間,不會傾斜任一邊。我哋在座,我諗大部分都係打工仔,呢個係事實,我諗唔存在值得或唔值得嘅問題,我哋按返法律嘅機制去處理」。

疫下投訴個案主要涉工資、解僱賠償

據勞工局,於2020年至2022年期間,局方開立的勞資糾紛個案分別是1,519宗、1,720宗及1,752宗,與2019年比較,分別下降了12%0.5%及上升了1%

投訴事項主要涉及工資、解僱賠償。其中,解僱賠償事項升幅較明顯,主要是因疫情對行業營運及就業造成影響。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