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身邊有十個人,你就要討好十個人?如果那十個人是對立的呢?你怎辦?」
「如果習慣以不幸作為自己的價值,我們的人生就只會不停需要不幸。」
上述幾句是戲劇農莊12月初公演的作品《被討厭的勇氣》部分金句。演出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撰稿人古賀史健所著,中間涉及多個課題的討論,例如人際關係、心理創傷、割捨、活在當下,深入淺出地講解阿德勒心理學的精粹。所謂「阿德勒心理學」,是指「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學說,當中包括「自卑情結」等等。阿德勒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
劇本由近年屢獲獎項的香港編劇郭永康操刀。今次演出的監製兼演員李俊傑介紹,是次演出源於他去年在香港演出後回澳隔離時,剛好讀到《被討厭的勇氣》這書,覺得內容為自己帶來了衝擊。剛好導演亦有意改編這作品,於是大家一拍即合。
原著是講述一名年輕人因為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憤世嫉俗的他於是決心前往哲學家的小屋與他理論。而今次戲劇農莊的演出則稍有改動——一個對生活滿懷失落的年輕人欲結束生命時,其老師突然出現,一場關於生命的辯論由此展開。由於裡面涉及大量對話,李俊傑介紹,為了豐富呈現,今次演出特意安排了一些小故事、音樂、舞蹈穿插其中。「有很多理念、哲學需要觀眾理解,所以要令內容簡單易明,不能把書的內容全部硬塞給觀眾,這就是我們現在很努力做的事。這也是為甚麼加插了『歌女』這角色——在中間有歌曲,幫助觀眾消化這事。」
「被討厭的勇氣」
據一些心理學著作簡介介紹,阿德勒是「自卑情結」一詞的創始人。據指,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努力與成就的基礎,但也是心理問題的根源,並提出過好生活該有的「社會興趣」與「社會適應能力」。今次飾演「學生」的李嘉瀚分享,自己在年少時也很自卑,《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角色也和自己過去某些面向相似。而自己是接觸這本書時,發現自己過去無意中便是使用了阿德勒的一些方法,例如「課題分離」,去令自己放寬心。
「我想大部分人在成長過程都會有過一些失落,只是甚麼時候;有人是童年,有人是青少年,有人可能是出來工作時。我不喜歡太多的社交,我不太喜歡熱鬧的氣氛,小時候會覺得格格不入,但慢慢接受了這種自己後,開始消化了這種情緒。」他坦言,讀書時常覺得自己要配合別人,但自己其實並不喜歡。「慢慢覺得我沒必要做一個唯命是從的好好先生,開始少了一些社交,但反而很享受獨處,之後,又好像豁然開朗。」
但他強調,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把自己變成「神憎鬼厭」的人。「凡事有平衡點,被討厭的程度可以自己控制。但當別人提出一些要求,自己真的處理不了,或者當你接受了會很痛苦的話,嘗試去拒絕。這樣說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我少年時真的經歷過很痛苦、很痛苦的階段。嘗試開口說『唔得呀,我真係做唔到』其實很難。即使到今天,我已三十多歲,我每次和別人SAY NO 前,我內心中都會有一番掙扎。」
「例如客人說第二日便要甚麼,我真的做不了,就是做不了,但當然會想一想怎去說,圓滑些,講出理據,為何客觀上真的做不了,但都會痛苦。但即使我強答應,一來對事情未必好,二來也在犧牲自己時間等各方面的事。」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社會情懷」,主張「你我共處」。飾演「老師」的李俊傑也分享,《被討厭的勇氣》令他很受衝擊的一個概念是「如你想對方幸福,就單純給予祝福。這就是愛」。「我覺得是的。常擔心這樣那樣,是一種束縛。」李俊傑說,「如兩人真的愛對方,他/她做甚麼是覺得幸福的話,你可以祝福他/她。」他又認同阿德勒主張的「課題分離」,例如父母少干涉子女讀書、交友等課題。「這是因為它提到這(少干涉)只是一個入口,最終我們要做到共同體的感覺。這樣,理論就成立了。他最終也是主張一個大同、大愛的世界。如果先做這一步,再做那一步,這世界就完美,也真的會少了很多煩惱。」
就今次演出,他笑言,這是他從演以來最困難的演出之一,原因是今次有大量台詞、有大量辯論,且大多是由「老師」這角色去分享,就結構而言他也難以從對手的台詞中找到提示。「如你錯了,對手就接不了,或對手跳了,我不知道的話,我們就大家一齊甩。」而同一時間,戲劇農莊剛接連完成互動即興劇場《Choice8.0》和學校巡迴,現時除了準備今次演出,藝團也要為接下來1月、2月及3月的演出作準備,還有明年度的計劃書,期間還有一些教學工作:另邊廂,到大灣區的演出受疫情影響一改再改,相應的改動協調也在不斷進行。「我在社交平台分享:我很需要多啦A夢的記憶麵包,很想把劇本這樣吞下肚。」李俊傑笑道。
但他也指出,疫情並非自己所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一味覺得好慘好煩也改變不了世界。看完這書後就更覺得不是世界怎樣影響我們,是我們怎看這個世界,我們是可以影響自己,繼續向前,而不是停下來埋怨。」
「人人都是我們的夥伴」
演出還有一條不太明顯的故事線,是「學生」就在人生低谷、企圖自尋短見時遇上了「老師」,與他同行,聊着人生種種,最後解開心結。李俊傑提到,作品中也講到「人人都是我們的夥伴」。「裡面也有提到,年輕人出現和我討論,我也覺得感謝。阿德勒心理學中提到,我們不稱讚,不責備,但我們單純講感謝,多謝他的陪伴,他又多謝我的陪伴,這就足夠了。」而劇場,或許也正是互相陪伴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