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選議員李靜儀表示,歷史文物建築作為本澳城市面貌和傳承文化的重要元素,亦是推動旅遊的核心競爭力,理應獲得應有的保護。而現時《文化遺產保護法》(下稱文遺法)已執行多年,文物被破壞的情況屢見不鮮,當中亦有疏於保養的問題。故此,特區政府應全面審視「文遺法」實施狀況以完善文物保護政策。
李靜儀日前在書面質詢指出,本澳擁有中西文化交匯的特色和眾多歷史文物建築,每年吸引大量的旅客到訪,並於2005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特區政府雖於 2013年出台了「文遺法」規定文物建築的負責人對其管有的文物需作出及時和必要的保護措施,以確保文物安全。惟事實上,文物建築受到損害的原因眾多,包括自然損耗、遊客過載、惡意破壞、自然災害、蟲害火災等等。
她又指,本澳現時共有147項被評定的不動產,當中涵蓋超過600座建築物,分佈各大堂區,當中不少文物建築為私人物業。《文化遺產保護法》已執行多年,文物被破壞的情況屢見不鮮,當中亦有疏於保養的問題。
李靜儀稱,不少極具價值的文物建築處於山坡和低窪地區,亦可能在颱風或其他極端天氣下遭到破壞。一旦所持的文物受損,其負責人無可避免需要面臨為數不菲的修繕費用,對有關維護責任倍感壓力,欠缺支持亦令文物建築保養面臨困難。故此,她要求當局交代有否全面審視現行「文遺法」實施狀況,並透過優化規範和相關政策以增其效。
早前,加思欄一斜坡發生山泥傾瀉導致附近一幅四百年歷史的古城牆部分被摧毀。其後,被官方宣稱有倒塌危險的10米被拆掉。
她續稱,不少由私人所持有的文物建築因缺乏資源難以履行日常的修繕,一旦經歷大型災害所衍生的文物建築復修費用不菲,故要求當局交代有何長遠的機制以保障文物建築的存續。
文物建築成網紅點 當局應加強宣傳免其遭無知旅客「毒手」
李靜儀又表示,不少遊客因對「文遺法」或相關保護要求認識不足,因而破壞文物建築的事件時有發生。故此,她要求當局交代有何措施加以宣傳。
她又指出,現時不少文物建築已成網紅打卡點,過往亦發生文物建築因旅客過載而造成加速老化等損壞問題。對此,李靜儀要求當局交代有何具體措施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