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休止抗疫 蘇嘉豪:市民耐心漸失 對政府信心趨負面

111 疫靜封城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91856

時間:2022年08月6日 11:11

全澳今週進入「相對靜止期」,對於下一階段可能的疫情措施,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認為,特區政府會選擇繼續維持或加辣,甚至可能出現無休止的抗疫狀況。然而,市民對於過去兩年多的疫情「有記憶、感受」,即使在疫情平穩時,如常地生活仍是遙不可及。目前疫情可能持續,「我們的耐性、感受、對政府的信心不會越來越好,只會走向負面;加上看不到出路,這樣對澳門的發展不會有正面影響。」

蘇嘉豪認為,倘若這輪抗疫是一場持久戰,負責防疫官員若「仲有能力的話」,應同時「去思考下一次如何進步、向前走,隨時調整防疫措施,而不是重複以舊方法去面對新問題。」例如,當局對於無症狀感染者處理方式和檢測站安排大量公務人員等事應有合理安排。事實上,目前除了疫情的其他需求幾乎都完全閒置,如醫療及其他公共服務、其他公共議題的討論完全停頓,「我覺得係問題」。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認為,持續的抗疫會使市民的信心趨負面。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認為,持續的抗疫會使市民的信心趨負面。

由「清零」到「動態清零」再「社會面清零」 蘇:何時休止?

蘇嘉豪又指出,隨著社會對於感染病毒的觀感的轉變,內地的疫情措施一路都在不斷地「演變」,從「清零」到「動態清零」、再發展到「社會面清零」或動態「社會面清零」。此演變顯現出,持「清零」立場的政府,根據現實情況不斷修正方針,不斷清除個案至零。

特區政府以此為方針,蘇嘉豪認為行「靜止」措施是必然。今個星期增加個案或未必多,但仍有一定數量、源頭不明的個案,故政府「一係維持今星期措施,一係再加辣。」然而,即使七日、十四日、甚至二十一日後,「社會面清零」達到,惟源頭不明個案又可以「失驚無神」出現,疫情又再發生。「若堅持這方針,只推大家進入好大困局,何時休止?」

然而,放眼世界各地的情況,在感染數大增時,即使採取嚴格措施管控,仍有難止本土感染個案的出現。故此,澳門市民會比較各地疫情,「澳門不能平行時空」。

再「派糖」仍批評多?
蘇:長貧難顧 整體經濟環境差是問題根源

是次疫情爆發後不久,當局雖已安排經援措施安民,但坊間仍是怨聲載道。蘇嘉豪認為,政府派錢只能是暫時性「止血」,無法療傷,「長貧難顧⋯⋯之前已有市民話唔要政府派的錢,情願要返一份工」。

自疫情出現後,澳門經濟每況愈下,蘇嘉豪認為政府不斷「派糖」非長遠之計,「關鍵係經濟環境,睇唔到好明確嘅出路。」對於許多人憧憬疫情過後澳門經濟就會好轉,蘇嘉豪指這個設想難以成立,因為澳門經濟環境出現結構性變化的原因,並不是與疫情有關,因而即使疫情過去,澳門經濟結構變化都會現形。

疫情持續兩年多,有關防疫政策取向——是否繼續「清零」或走向「與病毒共存」,在本地的公共空間一直未曾出現過熱烈的討論。蘇嘉豪認為,社會已形成一股意見,即質疑及擔心一面倒、嚴厲「清零」政策以及需思考該政策是否應持續。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資料相片)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資料相片)

共存非「躺平」特首應知道
但共存則不能與內地通關

「清零」或「共存」?蘇嘉豪指出,肯定不是二選一的事項,亦不應將「共存」貼上「任由感染者死亡」的標籤。「可能社會有些言論或政府有心或無心將兩者二元對立,亦見有文宣將共存貼上很多標籤如「共存等於躺平」。而這句話正是出自特首賀一誠的口中,特首應該不會不知道這兩者不應該劃上等號。世衛亦曾表示,共存不等於任人染疫死亡,亦非由得疫情無限傳播。

他又稱,現時本地部分言論對「共存」或已扭曲,認為若不嚴防死守,就無事可以做。「特首(賀一誠)就好極端化(共存)就係乜都唔做,任由(市民)染疫死,市民自然反對,故支持政府現時(清零)做法。」

蘇嘉豪又認為賀一誠早前在針對疫情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亦講得好白,「如果唔咁樣去執行(清零),唔可能同內地通關。究竟是否更科學去睇防疫問題?若科學一啲,未必通到關,而家處於兩難局面。」

即使撇除內地通關這政治考量,蘇嘉豪認為目前澳門亦未有充份條件去行「共存」。特區政府也不是鐵板一塊,紅黃碼標準的修改、縮短酒店隔離的時間,說明政府在「動態」地學習去對應疫情。本地疫情變化得慢,「係好彩,有很多(地方)案例可借鑑,絕對不希望好慘痛情況出現。」

社會仍有空間討論防疫政策根本方針?蘇:唔係咁樂觀

蘇嘉豪又表示, 防疫政策的根本原則為何是絕對值得社會去討論,政府亦應該讓社會多些這方面的討論,而非壓倒一切。「當然澳門究竟還有幾多公共空間,讓市民去討論這類涉及防疫的根本方針的議題,我自己就覺得唔係咁樂觀。」

他又稱,現時公共空間似乎變成只可以討論是否多些關愛站,候檢排了15分鐘是否太短或太長,或為何封這裡但不封那裡,這些就是(部份)傳統媒體每日「餵食市民思考及辯論的東西」。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