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記憶的再想像── 《回力的記憶》João M. Rato

在過去的一年,雖然澳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在攝影創作上卻沒有令到創作者卻步。在疫情期間非常多的攝影作品分別以攝影書又或者攝影誌的形式發表,可謂令人感到非常驚喜。而除了華人作者外,當中的創作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來自澳門的葡萄牙裔的創作者,本次介紹的《回力的記憶》這本攝影小誌(photozine),即是這波出版浪潮的最新一本。作者João M.Rato(陶銘傑)以一種個人的視覺去拍攝一種澳門較少人知道的運動,結果即是這本同時包含社會紀實以及個人記憶的攝影作品。筆者有幸受到João的邀請,參加《回力的記憶》的新書發佈會。當初一看到書名,心中就不期然想:這到底是不是作者拍攝尚未重新裝修的回力酒店(Hotel Jai Alai)的攝影書?但想不到João竟然是拍攝澳門碩果僅存的回力球運動玩家群體,令人感到非常好奇。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在這裏先說明一下什麼是回力球。回力球起源於西班牙的巴斯克,是一種利用特殊形狀、類似兜形的球拍,用力將球抽向前方的牆壁,同場另一方的球員用球拍接着反彈回來的球,雙方來回抽擊的運動。有趣的是,回力球的巴斯克語 “Jai alai”,解作「愉快的節日」。而這種運動之所以在澳門曾經盛行,也是因為澳門另一項根深蒂固的愉快活動:博彩。上世紀70年代,澳門博彩業引入回力球,成為澳門首個球類博彩項目,更在1974年於新口岸興建設有5000個座位的回力球場館,規模在當時是世界數一數二。但是,由於回力球博彩活動的勝負由球員支配,賭客多認為球員打假球「造馬」,因此投注始終未見起色,球場連年虧蝕,並於90年代起停止營運,回力球這項活動便隨着球館關閉後式微,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回力球酒店」的名字。

沒有經歷過當時熱潮的人的確很難想像回力球在當時造成了一個什麼樣的熱潮。但是,從上文的介紹中,我們可以代入理解為什麼經歷過當時熱潮的João,看到澳門現在有人仍在繼續打回力球時,他會有興趣把這個主題記錄成為攝影作品。青年時期曾經在澳門生活的João,離開後近年回流澳門,這個獨特的生活經驗使得João 能夠以回力球作主題並創作出這樣的作品。從這點看,本書更像一種個人對青少年舊時代生活的回憶與懷緬,因此這個紀實作品看似是記錄當下,實質是對個人記憶的一種再想像。翻看作品,看到João 的作品中以一種非常具動感的方式,拍攝這些中年大叔打回力球的英姿。某程度這些都是作者的一種個人投射,而照片中強調的那個一如籠子的回力球場,更是澳門這個彈丸之地的一種符號化比喻。觀看近年多本出版的攝影作品,我們可以發現歐陸的攝影師創作時有喜歡使用個人微小記憶碎片作為出發點的傾向。這些起點往往非常細膩,驟眼看與其他人又或是與社會沒有任何明確的關係,但從這些記憶出發的最終作品,雖然沒有明言,最終卻總可以找到其與社會獨一無二的連結,而本書正好是這樣方法的一個典型例子。有趣的是,這種由小至大的創作方法剛好與華人攝影創作者常用的、喜歡由社會性出發、大而化小至個人經驗的創作模式倒過來。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從這本書的封面、排版至內容設計等等,我們都可以發現《回力的記憶》與另一本最近出版的《Halftone Magazine》有着頗為相似的地方,原因在於João 本身也是Halftone的編輯成員之一。總體來說,《回力的記憶》給筆者的感覺就像是一本製作嚴謹、「硬橋硬馬」的紀實攝影集。但在參加過João的新書發佈會,並觀看Bsides那段非常隨性又帶點玩味的新書發佈影片後,我卻有感這種嚴謹的排版及設計方式像是一面雙面刅。一方面,一如澳門葡萄牙裔攝影師對於創作攝影小誌大多是以一種攝影書的製作方式作為出發點,嚴謹的製作保證了成品的質素,也使讀者對作品不會有預期落差,不會讓人覺得創作者是玩票性質,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這樣製作出來的成品卻總是少了一點不可預期的實驗性與玩味。一如作者João自己在Bsides 的題詞中說到,「就像黑膠唱片一樣,我常常覺得B面更有趣,更幽深,商業氣息沒有那麼明顯。」某程度上,在「回力球」這個有趣且各人理解不同的主題下,我不禁想到,如果 João 的排版及設計更有玩味,不必拘泥於嚴謹的排版、開本與模組,成品將會更為接近發佈影片中給人的感覺與味道。因此,筆者可說是非常期待João 下一本Bsides、關於澳門另一種運動——賽車——的攝影小誌會以一個什麼的方式來呈現。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