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諮詢文本建議,全面落實地面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張網絡」, 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在「三張網絡」當中,只有步行通道具有發展潛力,但按文本提出的願景,至二〇三〇年才增加十公里,批評建設太少。
他指出,政府在十多年前已開展全澳步行系統規劃研究,部份內容對本澳未來的步行系統建設來說,依然具銜接性,當局不應浪費這份規劃,應再作參考,延長本澳的步行通道及系統網。
交通規劃諮詢文本於二〇二二年五月推出,幾乎可以肯定,有關諮詢總結報告在二〇二三年才能出台,該規劃何時真正「出爐」,目前仍然未知。黃東提出,諮詢文本的日期由二〇二一年至二〇三〇年,目前已經過了一年半,卻仍在諮詢當中,到二〇三二年的時候,本澳交通規劃又會出現一年半的空窗期?現時只剩八年的時間,當局如何實現文本的內容?
文本顯示,二〇一〇年居民及旅客公交分攤率(利用輕軌、公共巴士及的士出行佔機動化出行總量的比例)為33.6%,二〇一九年居民及旅客為52.1%,達到之前十年交通規劃提出的41%目標。 至二〇三〇年,公交分攤率的目標是提高到55%至60%。黃東認為,文本只勉強符合本澳總體規劃的進度,實際上,公交分攤率的進度很微,在未來十年只增長數個百份比,而按本澳人口預測,屆時人口增長至約80萬人,換言之是一種退步。
「在道路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未來倚重輕軌去解決問題,但輕軌仍然不準時,還要超支、經常故障,予人信心不足,還有澳門半島的輕軌西線仍在研究……西線動工的難度大,因為有碼頭、搬遷、業權,舊區重整等一系列問題,基本上不樂觀。」
文本建議,至二〇三〇年,本澳步行網絡密度將超過每平方公里13公里,其中,計劃開展規劃及建設的步行通道及行人天橋約10公里,松山行人隧道長度約470米,連接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至士多鳥拜斯大馬路,減少繞行距離約500米;東北大馬路步行通道計劃連接螺絲山公園至黑沙環公園,在澳門半島北部形成一條便捷、舒適的南北向步行主通道,可直接惠及人口約9.9萬人,較沿地面步行,全程節約時間超過5分鐘;後續亦將研究將東北大馬路步行通道延伸至勞動節大馬路,及連接輕軌東線車站;另外,文本亦建議開展沙梨頭北街行人天橋及路氹金光大道步行系統的研究。
黃東指出,在文本提及的「三張網絡」當中,基本上市民不用對輕軌抱有大期望,因為只能夠走沿海,完成東線,但解決不到澳門半島市內現全的交通死結;公共交通方面,道路不增加,巴士數量亦很難增加,故他相信只有步行通道有發展潛力,但文本提出步行通道增加十公里,「會有幾多嘢?」
行人天橋增升降機工程效率低
他說,雖然政府有意在黑沙環發展步行通道,但一切都未定,數字或評估上仍然是虛無縹緲;近年政府著重在行人天橋增設升降機,但效率低,例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行人天橋工程要用一年時間重整,相當擾民,「你說民生設施不會減預算,做咁耐為咩,係咪利益輸送?現在做呢啲嘢有幾難?」
早於在二〇〇八年,政府亦開展步行系統可行性規劃研究,當時提及的多條步行路徑方案至今還未能得到進一步落實。黃東表示,不知為何最後沒有下文,而在該研究當中,與本澳未來的步行系統建設仍具銜接性,當局能否不浪費這份規劃?「尤其是路環、氹仔,金光大道已經變了很多,當時(研究)結合了旅遊、居民使用兩方面的元素去發展,這是可取的。」
黃東坦言,對未來本澳交通發展「完全不樂觀」,目前澳門已開始進入超老齡化時代,現存的交通設施及規劃當中,政府有沒有就此進行適應性、前瞻性的調整?如果沒有,又如何能符合規劃?
促研海上短程運輸
對於新城A區至科學館或會設跨海纜車,黃東形容是「天馬行空」、「小白象」,擔心對景觀造成響。他批評,跨海纜車沒有任何實用性,乘客「多又死、少又死」,交通事務局需要同旅遊局研究未來的遊客數量,「多(乘客)就唔夠用,少又好像輕軌一樣燒銀紙,兩面不討好。」他質疑,在技術層面方面,在沿海、颱風多發的地方建跨海纜車,會否經常停運?他指出,當新城填海完成,當局有必要開展海上的短程點對點運輸,而不只是將它分割出來由海事局去做。
在的士服務方面,文本提到以乘車環境、候車時間等為主要指標,研究建立的士服務評鑑體系。黃東表示,以往擔任交通諮詢委員時已有相關意見提出,但至今的士服務評鑑仍然「研究當中」,他質疑會否再研究10多年才推行。
另外,巴士合同至二〇二五年到期,目前只餘兩年多的時間,他擔心到時又要延長巴士合同。倘若交通事務局將來要全面研究巴士合同,現在已經便要開始工作,但他相信該局仍然未做。
文本提到,本澳高峰時段道路平均車速「較現時提高」、「超過18公里每小時」。黃東認為速度太慢,理應有條件提高到20公里每小時,「講到咁美麗的藍圖,但最後當完成的時候,車輛高峰速度,只略快於跑步,市民是否真的願意接受這個願景,大家要諗一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