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交通規劃正諮詢 首個公眾場多意見倡綠色出行

《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首場公眾諮詢會,市民就交通規劃向當局提出意見。

交通事務局昨(9)晚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舉行首場公眾諮詢會,近30人出席,約20名市民發言,涉及綠色出行、輕軌以及控車。當中較多發言市民認為澳門未來十年應推行綠色出行、新填海區需建單車道;當局亦須進一步控制本地車輛數目以減輕整體交通壓力。

交通規劃建議未來十年落實建設「地面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張網絡以鼓勵市民選取公共交通、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而出席諮詢會的市民同樣關注綠色出行,認同有實行「三張網」的必要性,但批評交通規劃未有提及使用公交、步行以外的綠色出行方式,如推動單車出行及單車道的建設等。

眾多市民關注綠色出行 倡所有新區建單車道

出席諮詢會市民李先生建議政府應精準完善舊區的綠色出行步行系統,在規劃構建新的步行系統同時,應考慮利用現時舊區為數不少的天橋,並加以接駁合適的新建或將建的天橋,串聯各區步行網絡,向市民提供便舒適又便捷系統。

李先生又指,未來的步行系統的設計應「以人為本」,上落點選址應迎合居民實際需要,達到點對點以提供使用率,並需配合無障礙設計。

市民劉先生則認為,步行系統及公交對於綠色出行非常重要,而單車同樣適合作短距離代步工具。他批評當局在過去的交通規劃以及今次的十年規劃,未見任何有關鼓勵市民以單車出行,或增設及規劃有關設施。

劉先生又指出,單車出行在廣州非常普及,而新加城、台灣及香港亦同樣鼓勵單車出行,質疑政府到現時仍不作有關思考。他又建議當局應考慮在本澳車流量較少的道路興建單車道。

市民陸女士則認為新城區日後應有單車出行的相關設施,實行綠色低碳出行等的意見,舊區現時未能實現,但新填海的五個區應可以做到。

政府:五個新區會有屬休閒性質的單車道 但不能完全鋪蓋

回應綠色出行相關議題,出席的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代廳長何振濤表示,單車出行確實環保、方便,亦有很多城市正在推行,但在澳門舊區難以實現興建單車道。至於五個新區,日後會有屬休閒性質的單車道,但因條件問題不能完全鋪蓋。

至於可否在車流量較少的道路興建成單車道,何振濤則認為有安全考慮,會視乎澳門情況推行措施。又強調,市民「有不同的組合方式出行」。

交通事務局昨(9)晚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舉行首場公眾諮詢會。交通事務局代表,包括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代廳長何振濤(中)回應市民提問。

 輕軌使用率低 應增值滿足出行所需

政府早前公佈,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工程預計於2024年前完工,輕軌服務便可觸及澳門半島。而市民賴先生認為現時輕軌使用率低,當局應考慮增加配套,方便市民使用。他又建議,輕軌與巴士的接駁點應增加、轉乘巴士時則可免費。

市民黃先生表示,輕軌新口岸線早年已有規劃,興建新口岸線比西線可行性較大,但在今次交通規劃中未見著墨。

數年前,政府提出興建澳門半島線,即黃先生口中的新口岸線,後遭當區的居民反對因該線路的方案穿過內街。後來,該線有所改動,但未見政府公佈進一步消息。

黃先生又提出,覆蓋新口岸區的澳門半島線相較交通規劃中提出的西線,更有利市民作工作和上學的出行,亦方便到達旅遊及文娛康樂設施。

何振濤回應市民有關輕軌問題時表示,未來的運輸系統會以輕軌為主體,繼續優化公交,同時創設新條件,應對未來交通需求,透過建設軌道網,迎接末來需求。

現時控車「相矛盾規劃未見實際政策

市民吳先生表示,近年本澳雖大力推動轉用電動車以實現低碳生活,電動車數量上升同時,在地汽油車數量未見縮減,認為現有的控車政策「自相矛盾」。

《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首場公眾諮詢會,市民在諮詢會就交通問題向當局提出意見。

吳先生又指交通規劃內只見「嚴格控制車輛增長」,未見任何實際的措施,認為澳門或應參考內地實行單雙號限行以控制車輛出行。市民陸女士亦同樣要求政府考慮單雙號限行措施。

據交通規劃,當局提出在現有「控車輛」政策基礎上,「適時評估政策效果並研究調整,使機動車年增長率不超過3%。」

在回應實行單雙號限行有關問題時,局方則認為「有利有弊」,已參考其他地區經驗,認為或會造成增加車輛數字的反效果。

另外,陸女士亦針對巴士服務提出意見。她認為現時45分鐘免費轉乘時間太短,一塞車就容易錯過,可借鑒珠海的120分鐘免費轉乘,延長時間以鼓勵市民乘坐公交。

陸女士稱自己經常使用的澳巴30路線及新福利34路線巴士前往氹仔,發現兩家巴士公司的巴士經常「齊齊到」,認為兩條路線的巴士應錯開時間,方可達到疏導人流效果。

諮詢會上亦有意見批評當局永久更改交通措施卻不真正諮詢受影響居民,反而只諮詢團體。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