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七個堂區變十八區 澳門僅僅失去熟悉的稱呼?

二〇二一年底,澳門仍是由七個堂區組成,分別為花王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大堂區、花地瑪堂區、嘉模堂區(氹仔)及聖方濟各堂區(路環)。由二〇二二年二月十七日起,這些以澳門天主教教堂有關的堂區正式走進歷史,成為澳門市民的回憶。

於二〇二二年二月十七日生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下稱總規)規定澳門由十八區組成。從此,小城的各區便由陌生的中文及冰冷的數字取代,往日熟悉又美好的名稱亦只能回味。

七個堂區 未曾細訴已成往事

據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網站於二〇二一年十二月的更新,在澳門半島的五個中面積最大的為大堂區,其位於澳門半島東南部,範圍包括中區、新馬路以北部份、南灣、水坑尾、整個新口岸填海地段,面積為3.4平方公里。其次為花地瑪堂區,面積為3.2平方公里;該堂區位於澳門半島北部,土地大部份由填海所得,範圍包括青洲、台山、馬場、黑沙灣、望廈和筷子基。

花王堂區及風順堂區面積相若,分別為1.1平方公里及面積為1.0平方公里。花王堂區位於澳門半島西部,範圍包括新橋及沙梨頭一帶;而風順堂區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北面沿新馬路與大堂區相鄰

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的望德堂區,是澳門半島五個堂區之中面積最小的一個,是澳門唯一一個內陸堂區,範圍包括荷蘭園、東望洋山、塔石一帶,面積為0.6平方公里。

嘉模堂區即氹仔全境,面積為7.9平方公里。聖方濟各堂區即路環全境,面積為7.6平方公里。

北區1(洲區、筷子基區及林茂塘區),圖為筷子基區。

十八區 陌生不?

據總規,澳門半島有北區1、北區2、東區1、東區2、東區3、中區1、中區2、中區3、外港區1及外港區2。氹仔有氹仔北區1、氹仔北區2、氹仔中區1、氹仔中區2及北安區。除此,還有路氹區、路環區以及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 。

同時,總規又列出八大土地使用類別包括:居住、商業、工業等並確定土地使用原則包括確保總體規劃規定的土地使用類別得到落實執行以及透過合理分佈各土地使用類別,鼓勵居民原區就業。

然而,這有著陌生名稱的十八區對澳門的未來發展意味著甚麼?對小城的持份者又是甚麼?或應該從認識開始,從小城的北區為開端、慢慢細看這十八區。

北、東區居住為主 工業區逐步轉型非工業

北區1包括青洲區、筷子基區及林茂塘區,現有土地面積約0.9平方公里,人口約7.2萬人,土地用途以居住為主,設有珠澳跨境工業區及口岸設施。北區1的自然資源包括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青洲山,以及沿鴨涌河、筷子基北灣及筷子基南灣的濱水岸線。未來北區-1的土地面積不變,人口預計隨著青洲居住區的發展稍有增長,主要土地用途為居住區。

北區2(台山區、黑沙環區及祐漢區),圖為祐漢區。

東區1(黑沙環新填海區、望廈及水塘區),圖為望廈區。

北區2包括台山區、黑沙環及祐漢區,現有土地面積約0.8平方公里,人口約11.7萬人,土地用途以居住為主,區內設有關閘邊檢大樓,為澳門人流最多的口岸,而青茂口岸將進一步完善澳門陸路口岸,加強與區域對接的基建配套;北區2的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屬被評定的不動產,亦為區內主要的綠化設施。

東區1包括黑沙環新填海區、望廈及水塘區,現有土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人口約8.7萬人,土地用途以居住為主,慕拉士大馬路一帶現存有帶狀的工業用地。東區1的自然資源包括螺絲山和澳門水塘,以及兼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望廈山。未來東區1的土地面積不變,人口預計隨著已規劃的房屋項目稍有增長,主要土地用途為居住區及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提出本區將發展為多元產業發展核心,配合城市發展,計劃將循序漸進把慕拉士大馬路的工業區轉型為非工業用途,提升區內土地和產業經濟價值,逐步緩解工業與居住用地毗鄰引致的兼容問題,優化社區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東區2為建設中的社區,主要為新城A區,現有土地面積約1.4平方公里,暫未有人口進駐。未來東區-2西側作適度的近岸填海,土地面積將增加至約1.7平方公里,規劃預計人口約為9.6萬人,主要土地用途為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及居住區。總體規劃提出東區2將建設為澳門的東門戶形象、宜居社區及「濱水歷史旅遊軸帶」,規劃於本區南側建設城市級文化設施,結合濱海綠廊、公園等綠色公共空間,打造城市濱海新門戶。

東區2(新城A區)。

東區3現有土地面積約0.7平方公里,主要為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現況沒有居住人口,土地用途以公共基礎設施為主;位於本區北側的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已啟用,而東側及南側的土地將按序建設開發。未來東區3的東側將設置全澳性的主要公共基礎設施,以配合未來城市發展,如污水處理廠、燃料中途倉及物流中轉設施等,以提升基礎設施服務範圍及效益。

東區3(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

中區滿佈歷史足跡 小城集體回憶

中區1、2及3以及外港區1及2取代了過去的花王堂區、望德區、風順堂區及大堂區。中區1、2及3即分別為高士德、雅廉訪區、新橋區、荷蘭園區、東望洋區;沙梨頭及大三巴區、中區;及下環區、南西灣及主教山區。而外港區1及2則分別為新口岸區及外港及南灣湖新填海區。

當中,中區三部分所涉及的範圍則主要為花王堂區、望德區、風順堂區及部分大堂區。這三部分涵蓋「澳門歷史城區」,小城昔時足跡隨處可見。也為不少澳門人的集體記憶所在。這三區有舊時貨如輪轉、人流如鯽的商業大街新馬路、營地大街、十月初五街等。在未有隨賭場落成而進駐的多個大型購物中心,南灣、水坑尾、荷蘭園等一帶商業區曾是不少澳門人行街購物好去處。紅窗門、三盞燈一帶由緬甸、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帶來的文化及飲食亦成造小城獨特之處。

中區1(高士德及雅廉訪區、新橋、荷蘭園區、東望洋區),從塔石廣場望向松山燈塔即東望洋燈塔,是遠東最早的現代燈塔,於1865年啟用。不少市民對近年新建的超高樓破壞了燈塔與海之間關係深感憂慮及不滿。

這三區除了「澳門歷史城區」,還有珍貴的山體資源——東望洋山及西望洋山,這兩山與海洋的關係亦印證小城的發展。然而,由過去可以從在山上任一方向均可眺望遠方大海,到今日只能從由政府「特許」的「景觀視廊」望到大海。當然,這小城還可以失去更多美好的事物,若利益及發展成為城中大部分持份者的選擇。

中區2 (沙梨頭及大三巴區、中區),新馬路附近的營地大街仍有不少老舊舖頭,有著小城昔日足跡。

中區3( 下環區、南西灣及主教山區),由主教山望向下環一帶。

外港區1則為旅遊娛樂區及公共基礎設施區,現設有不少賭場 。然而,五光十色的璀璨,迷失的不只本地人,亦有外地人。

外港區2涉及範圍包括兩湖、C、D區等,這些均是澳門半島重要的生態地域、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澳門的自然資源貧乏,半島尤甚,若山體、水體、綠地未能得以保護,失去的不僅是舒適的環境,更是澳門的未來。

外港1 (新口岸),新口岸住宅商廈林立,當中有中央駐澳門的機構如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外港2(外港及南灣湖新填海區),目前南灣C、D區的建築物主要為共用設施如立法會大樓、法院大樓等。

新舊交替的氹仔 屏風樓林立中可有喘氣空間?

近十多年,氹仔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尤以氹仔中心區即現時氹仔中區2更為甚,屏風林立,似一洗以往氹仔無甚發展「頹風」。於二〇一九年末開通輕軌氹仔線在興建中的不斷延期以及其他相關基建,讓氹仔交通經歷漫長「黑暗期」。然而,填海、輕軌氹仔至媽閣等大型工程仍進行中。

據總規,現時的氹仔北區1及2、氹仔中區1及2以及北安區即為過往整個氹仔區。氹仔北區1,為政府填海計劃中的新城C、D區,大大收窄了澳氹之間的水域。C區(約32公頃)在氹仔海洋花園對出海域,區域目前已基本成型,在總規當中被劃作住宅區及商業區;而D區(約58公頃)則在原海洋世界地段對出的海域,被劃作住宅區,兩個區域的周邊被劃作休憩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發表二〇二二年施政報告期間表示,目前仍未落實D區的填海計劃。但在總規當中,D區仍獲得保留。

氹仔中區1(氹仔舊城及馬場區),氹仔舊城區。

氹仔中區2(氹仔中心區),氹仔中央公園與屏風樓。

氹仔北區2,區域大都以住宅為主,包括海洋花園、海明灣畔、聚龍明珠等,區域西邊為小潭山;而區域南端亦包括近年掘地而建的超高屏風樓明門世家;而區域的中央原為海洋世界地段,每年新春期間則臨時用作氹仔爆竹燃放區,而由於該地段一直未有發展,近年被政府收回,在總規當中被劃作商業區;東邊則包括原澳門大學舊址,澳大搬遷至橫琴後,該區被在政府的安排下被本澳其他大學「瓜分」;公屋則包括日暉大廈及日昇樓。

氹仔中區2,綠地及休憩設施包括氹仔中央公園,旅遊娛樂區包括新濠峰及已「執笠」的新世紀酒店(後改為北京王府大飯店),其餘大部份都是近30年掘地而起的住宅樓宇,形成了一道道屏風樓;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於2019年收回氹仔BT8、BT9、BT11及BT12地段後,市政署原計劃將部份地段興建作車胎公園,其後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計劃因未有充分諮詢需暫時擱置,政府下一步將按總體城規的定位聽取意見用好土地。然而,總規當中,該地段則被「打回原形」,被劃作住宅區;另外,湖畔大廈周圍的未發展地段、花城公園對面的一大片國有土地將來亦清一色劃作住宅區。

氹仔中區1,為氹仔歷史文化保存的較佳的區域,住宅區基本上只有氹仔舊城區官也街一帶;旅遊娛樂設施包括賽馬會、皇庭海景酒店,公共設施包括氹仔奧林匹克運動場,解放軍駐澳部隊軍營等;而益隆爆竹廠舊址亦被劃作公共設施區域,生態保護區則包括龍環葡韻。

北安區佔地約5.8平方公里,分別為北安及大潭山區、新城E1及E2區,覆蓋機場、碼頭、輕軌及巴士站的連接性。北安區主要土地使用為公共基礎設施區及於大潭山的生態保護區,其一發展目標鼓勵北安工業區作升級轉型,發展高端產業及增加土地使用效率。

北安其中最為市民所關注的一公共基礎設施,便是佔地約4萬5千平方米的澳門垃圾焚化中心,其運作安全以及排放一直為備受監督。特區政府早前已啟動於焚化中心附近的偉龍馬路公屋計劃的興建,然而該住屋項目備受質疑是否適合市民居住。

氹仔北區1(新城 C、D 區),新城C區填海已基本戶型。

氹仔北區2(海洋及小潭山區、大學及北安灣區),原海洋世界地段被劃作商業區。

北安區(北安及大潭山區)。

路環市肺如何保育?發展是為更好的生活

路環區一直處於低發展狀況,有黑沙村、九澳村,一直被視為澳門的市肺。其地理環境主要由疊石塘山體為主,包括各個郊野公園、路環步行徑、媽祖文化村,等都是生態保護區;亦有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如黑沙、竹灣等。保育路環山、水以及綠地一直為澳門市民所認同。

特區政府早前在總規諮詢文本將疊石塘山山腳一地段(近路環石排灣馬路以及田畔街)劃分為居住區之用地,據總規,目前這部分已劃分為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目前路環有建築群的皆被劃分為居住區,如石排灣、路環市區、黑沙、竹灣、九澳等;而興建逾十年的新監獄、舊監獄、保安高校等,則被劃分為公用設施區;而聯生工業園以及水泥廠則被劃分為工業區;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被劃分為旅遊娛樂區。

路氹區(路氹填海區、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各大賭場建構了澳門近十年的「風景線」(左起銀河、威尼斯人、巴黎人、新濠影匯、葡京人)。

路氹區為新填區,主要為旅遊娛樂區,各大賭場所在之地,六大博企在路氹區皆有一席之地,而五光十色的娛樂場亦建構出澳門近十多年的景色,另外,高爾夫球俱樂部亦被劃分為旅遊娛樂區;亦有一生態保護區——路氹城生態保護區;而目前已興建或正在興建的公用設施區包括離島醫院、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路環小型賽車場以及澳門科技大學;商業區有原蓮花口岸以及新濠影滙正門口對面的空地。

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為公用設施區,為目前澳門大學的校區,位於橫琴深合區之澳門管轄區,橫琴口岸南側,於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五日啟用,而校區內依照澳門「基本法」實施管轄,校區用圍牆以及人工河與橫琴其他區域隔離。

這份關乎澳門未來廿年發展城市規劃未盡人意已是事實,但每名小城持份者信守這裡的美好及回憶,更為重要。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路環區(路環區、路氹填海區)。

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