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行為漸趨隱蔽 打擊越難 社諮委員促收緊相關法規杜絕水貨活動

北區近關閘一帶,多水貨客從事走私活動。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今(6)日邀請海關代表介紹遏止水貨客活動的措施。會後副召集人羅萍表示,本地水貨活動漸趨頻繁,而且相關的行為亦漸趨隱蔽,打擊難度漸高。她又指,今年首兩個月,海關已開展多次打擊水客行動,涉及價值逾千萬澳門元(下同)的貨物。亦有委員提出應適時檢討《對外貿易法》,加大對水貨客的罰則,以提高其阻嚇作用。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副召集人羅萍

羅萍引述海關代表表示,由近年澳門的水貨活動漸趨頻繁,且水貨客走私方式亦相對隱蔽。現時水貨客一般會把貨物放在手袋、腰包、褲袋、甚至是帽子等地方。貨品亦從以往的酒類、香煙或嬰兒用品等,演變至現時的化妝品、電子產品等面積較小的貨品為主。

另外,羅萍引述指,水貨客散貨地點亦由過往的商業大廈,已轉移至一些工業大廈或流動性的車輛,在打擊方面變得更困難。

羅萍又引述海關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海關共對387名水貨客作出起訴,查獲物品價值約1,313萬元。期間海關開展的14次打擊水貨客行動中,有13次屬跨區域跨部門聯合行動,參與部門包括拱北海關、治案警察局、市政署及衛生局等。多次行動中,共查獲75宗違法個案,涉及13間商舖,共檢控109名人士,查獲物品價值約1,225萬元,查獲物品主要包括美妝產品、新舊電子產品及零件、名牌服飾、食品、日用品、保健品、藥物,酒類及香煙等。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莫超群

社諮委:當局應修法加大對「走水貨」罰則

委員莫超群於會上提及水貨活動問題。她指出,非本地居民持探親證及內地僱員走水貨已成常態水貨活動模式之一,亦有跡象顯示相關的問題由北區逐漸遷移到其他區分的口岸上落貨。

莫超群認為,要防止水客活動走進有關内街及商廈店舖並繼續進行,當局應修法加大罰則,要求適時檢討修訂《對外貿易法》,同時與內地當局聯動收緊審批探親證及內地僱員條件,提高阻嚇作用。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