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劇場2021——捕獲劇場視角,浮浮沉沉的夏季

相片來源:搏劇場節Facebook 專頁

搏劇場節在宣傳冊的首頁便介紹了「當代藝術的劇場視角」,而今次的策展主題也非常有趣,「Demo for Mary」——Demo是音樂作品創作時的草稿,觀眾須自行想像Mary的模樣(或是什麼也不想,經過教堂時與瑪利亞打個招呼),同時在宣傳冊為這次劇場節標下重點:「跨界別藝術創作人」、「探索性的表演」、「新的詮釋角度」。

讓詩與音樂化為形式,重新回到生活裡

四位本地音樂人與作家袁紹珊聯手帶來聲音+書本專策的「bpM:詩Poetry」,旨在通過音樂和書本與當下的人產生連結。在觀演過程中,筆者不止一次感受到是次演出裡「與其他人的連結」更勝過「顫動」(此處僅指聆聽時的感受),將閱讀變作一種社交活動——這更接近於咖啡廳裡相約的主題聚會,後牛房實驗場的展覽照片則像是海與冰川透過被記錄的瞬間在房間裡觀摩人類。

相片來源:搏劇場節Facebook 專頁

以「海洋」為主題的閱讀,若是不在海浪聲中受自然的感召,「連結」便只能滯於想像的海裡。筆者在表演後來到海灘邊重讀同一本書,「浪打過來,在你的耳裡迴盪漩渦/未來搖搖晃晃/不如就這樣吧,睡在海呢喃的搖籃裡/被抱著/被大海抱著/被生,與死的神/一左一右/溫柔抱著」,彷彿聽見在岸的盡頭波塞頓(注: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和綿津見(注:日本神話中的海神)在聊天。

「bpM:詩Poetry」宣布將在不同地點上演,在不斷探索中想必能找到與在地連結更深的演出地點。這個主題策劃可以說是復古又新奇,帶領當代青年重新找回詩歌之於生活的效力——筆者又不免揣測,來看演出的想必都沉迷閱讀,在現場不僅看到阿巴斯的《一隻狼在放哨》,亦有契合主題的《海洋的心聲》。曾經收到朋友的抱怨,這個年頭帶書出門都會被嘲笑造作,那不如請大家都帶書共讀,誰也不要攀比誰的句子更動人,站上台讀出聲,顫動留給心底。

只為一人而設的演出,所有心情都關乎我自己

今次搏劇場節最令人驚喜的作品是來自當代水墨藝術家吳少英(Cindy)的「漾——24個關係Mirror-24 Relationships」,選擇演前互動時在24個關係裡看到了不少筆者的日常消遣方式:去馬禮遜墳場散步、去教堂、看海看日落,亦有關係中才能完成的互動:分享(夢境、回憶、當下心情),互道早晚安。對藝術家本人了解甚少,因而對這種大膽嘗試的演出未曾抱有多高的期待,或許正是因如此得知演出改為線上時算不上太失落——既然是對於演出內容有所突破,那麼在呈現上突破一下也不出奇。

在按規定分享完三張照片後,筆者與少英聊到了最近在讀的詩和偏好的音樂風格,沒想到她與林丹娜(Yaya)一起把這些交談時的細節編入演出,於家中得以享用這樣的演出,就算隔著屏幕,也有幸體驗到藝術家為筆者開拓的一片自由的疆土。少英說希望這個演出能有「療癒」的效果,在創作平面作品時發現一張畫布不能承載想要表達的情緒,於是轉向動態藝術——發現這也容納不下時,便用了更「當代」的數碼創作。

她的色彩與筆者的情感連結都變成獨一份,從「我去解讀演出」變成「藝術家來供我解讀」,純粹個人向的演出令每個觀眾都不再被局限於舞台前的一張椅,人人皆是主角。在演出英文名翻譯上並未選擇「漾」所對應的「ripple」,而是選用了與自我心理學上「鏡像效應」的概念對應的「mirror」:由於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漾」與傳統劇場中針對個體體驗的「一人一故事劇場」仍有區別。水墨無言,清清淺淺,怎樣解讀便成了觀演者的功課——她想起一段綿長的感情戲,他想起一次淚眼下的離別。

聽,乏味生活裡的多重奏

章達明導演的「眼眶Or Bit」為配合使用VR眼鏡,同時配備了包裹力極強的頭戴耳機,筆者在回憶起來時分不清是因為配樂緊绷拉住神經還是因為VR眼鏡實在壓人,在聲音和視覺上的衝擊力直接翻倍。配樂在這場形式新穎又抓人心弦的舞蹈作品裡退身配角,恰到好處的出現為情節發展增色不少。

而相較於一般舞蹈作品中排演好的全流程,開幕演出「人間機器Deja Vu」所使用隨機觸發的track保留了一絲不確定:當金曉霖(Alexis Kam)踩住某個方塊時配樂汪圓清(Dynamic Wang)再按下對應的音軌,而在音階與格子搭建的囚籠中舞者的動作未有重複,彷彿一個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想要突破界限卻身陷囹圄,與此同時又被迫應對飛速變化的現實。然而在觀演過程中圍繞舞台的觀眾始終保持著疏離的姿態,他們僅僅是觀看另一個對象的掙扎和困擾,創作者則認為不必為了觀眾的效果而做互動——或許不能立刻記下與音軌相符的肢體語言以形成「即視感」,但人人都可意會如島嶼般浮現又淹沒的字塊,「data」、「one」、「boundaries」、「planet」⋯⋯

看完三場演出後澳門政府因應疫情變化宣佈進入「即時預防狀態」。除了適應新常態,劇場也做不了更多:音樂作品「莫莫無日」與「After Party」不得已改作線上。「莫莫無日There is no day as usual」是今夏搏劇場節中最接近「demo」這個概念的演出:若說它不成規模,但每一部分結構嚴謹,聽得出巧思;說是個正經演出,又少了幾分小節之間的隨性。起初聽見的是「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的暢意感,聽著聽著又覺得像下班後的居酒屋長談:不談國家與社會問題,談的盡是些日常景象,零零散散倒也拼成了一副風景畫。地上散落的照片中亦能體現這種親暱感,線上放映為屏幕留出空間,在演出即將結束時走馬燈似地開始放映照片:起飛的鴿子。天空。孩童。空的演出座位。霓虹燈招牌。很多樹。

在筆者點開「After Party」時已有半個月沒進劇場,與此同時遭受著來自身體與生活的各方夾擊,演出便成了加班的背景音,游離在派對之外的人狂飲三杯,只得借偶爾瞟一眼的派對化作雜務壓頂的生活裡的插曲,感受當下需要一點「放輕鬆」的時機,只是恰好不是看演出的現在。起初以為搏劇場節將與剛剛結束的紀錄片電影節一樣,成為無得遠行的夏日另一濃墨重彩的慶典,誰都未料到劇場又陷入「唔準演」的危機,八月被攔腰斬斷,九月依然前途晦暗。

觀看場次

主辦︰小城實驗劇團、自家劇場、埋欄文化

人間機器                       7/31 2000       海事工房2號

BPM: 詩                       8/1 1700          後牛房實驗場

眼眶OR BIT                8/2 2100         婆仔屋文創空間D1室

莫莫無日                        8/4 1930         線上

AFTER PARTY         8/5 2100         線上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