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四年 蘇嘉豪:讓下水道成為「城市的良心」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

網址:https://aamacau.com/?p=78434

時間:2021年08月23日 20:20

四年前的「天鴿」奪去10人生命、破壞多個家庭、亦導致無數居民財產蒙受損失。直選議員蘇嘉豪指出,「天鴿」災難四年過去。但當日慘遭超級颱風橫掃和蹂躪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澳門雖號稱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防災排洪基建不堪一擊,嚴重水災奪去寶貴性命,城市急速發展的後遺症暴露人前。又指,為應對越趨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當局須及早多管齊下建立「海綿城市」的現代雨水管理模式,讓下水道成為「城市的良心」。

蘇嘉豪在其書面質詢指出,文學家雨果(Victor Marie Hugo)的《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曾經形容:「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作家龍應台也曾如此演繹:「要驗證一個城市是否發達,只需要一場大雨。最好下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夠三個小時,因為城市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可能沒有心力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能看出所謂發達城市的真面目。」 又稱,「天鴿」四年過去,下水道整體排洪壓力的問題依然突出,地勢低的舊城區渠網老舊,渠道設計標準遠遠低於現今需求,加上清污合流情況顯著,嚴重削弱城市整體的下水道排洪能力。

2017年「天鴿」後內港一帶出現嚴水浸。(資料相片)

蘇:抵禦洪水災害已是當局刻不容緩的任務

本年 6月1日本澳發生1952年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暴雨,連場大雨導致各地水浸問題。蘇嘉豪認為,如何更好抵禦洪水災害已是當局刻不容緩的任務。又指出,市政署按指示向行政長官呈交檢討報告。當局亦向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亦列明了下水道老舊和超負荷的現況、各水浸黑點及其水浸成因,以及短、中、長期應對措施。故其要求政府交代如何配合已完成的《改善澳門半島排水系統研究》和《改善氹仔雨水排水系統研究》,整體規劃全澳不同集水區下水道系統走向、管徑尺寸、雨水井數量等,形成互相配合的排洪體系,及早建立「海綿城市」更好抵禦洪水侵害。

他又指,隨著城市急速發展,舊城區下水道排洪能力嚴重不勝負荷,加上全澳約兩成半、約120公里的清污合流渠都集中於此,急需持續重整下水道。同時,當局亦承諾將修建覆蓋各低窪集水面積的抽水泵站以機械方式強排包括作為中期應對措施的建造筷子基北灣雨水泵站、重整提督馬路與雅廉訪交界下水道、重整美副將大馬路下水道、第二期建造羅白沙街雨水渠。故認為,政府須交代此等工程分別的具體計劃和預計時間表。

蘇嘉豪又表示,現行的第46/96/M號法令《澳門供排水規章》沿用至今已25年,現時全澳下水道的設計標準仍是根據1996年以前代表性歷史降雨值的參數值統計和計算所得。而市政署向立法會跟進委員會提供的文件顯示,有雨量紀錄以來最大的20場降雨中有四成發生在法令生效後。其要求政府交代預計何時完成《澳門供排水規章》的修改工作,使廢水公共排放應遵守的一系列技術條件與時並進,確保下水道整體的良好性能和運作。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