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為臺灣藝術家與研究者周靈芝在2017年所出版的書,對於發生於2008年嘉義布袋鎮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這一場吳瑪悧所形容的「微型革命」進行脈絡的整理與記錄,補充了豐富的研究資料,以及對後續出現的行動作出了追踪調查和分析。
嘉義布袋鎮位於臺灣西南海岸,這裡原有著廣袤而豐富的鹽田資源,曬鹽的歷史超過兩百年,當政策轉變,鹽田廢曬之後,這裡又逐漸轉化成一片海岸濕地,大量候鳥到此棲息,包括已列入瀕危級別的黑面琵鷺,因而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濕地生態資源。
台大城鄉基金會工作團隊優先啟動了先導計劃,包括進行濕地生態環境的各項學習工作坊,強化居民的在地參與,也連結學校、教育機構、社區、民間組織和專業人士等,形成跨領域的協力支援網絡,讓這些在地機構建立多項目標,包括:生態復育、綠色能源、海岸造林和環境教育等。產業重整也是重要的項目,由於這裡有著豐富的漁產,隨著對生態環境的認知提升,開始逐漸從過往對淡水需求而造成對環境破壞的養殖漁業,慢慢進入生態漁塭的放養模式;布袋鎮以生態復育為目標的逐漸開展各項計劃,其中藝術是作為行動媒介而參與其中,通過藝術行動來喚醒在地居民的環境意識及展開討論。
藝術最重要的是改變思考
2008年在布袋鎮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在當地引起了不少迴響。當時特邀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David Haley),在論壇中發表了《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以「對話」作為藝術形式而不是任何藝術創作的實體展示,藝術家提出了不同的企劃方案,這些想法甚至在論壇過後,仍也繼續引發不同的行動和實踐,這些也是藝術作為行動的一個可貴經驗。正如書中大衛・黑利所說:「2008年8月最重要的不是創作新作品,而是⋯⋯讓其他人『改變思考』,來創作有意義的藝術,或是讓藝術變得有意義。也因為當前我們所面對的最重要現象是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這些議題便提供了此一作品最具意義的主題。」
「改變思考」同時也包括對地方定位的思考,這也是嘉義文化局主辦活動的原意。因此大衛・黑利(David Haley)在書中便意味深長地說道:「觀光不是壞事。我們本來就該去別的地方拜訪,去體會和學習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不過,觀光的產業化意謂著經驗被當作一種產品,地方變成一種品牌,在地居民被忽略,有意義的學習被消費主義取代。在崇尚主題公園的美學、藝術卡通化和全球工藝與音樂的浪潮席捲下,真正的文化消失了。文化資產變成僵化歷史的行銷口號,短期利益變成長期損失。」如何以長期的環境保育為大前提,對運用各種地方產業、觀光等資源的深入思考,也是藝術家要作出的重要提醒。
當時還舉辦了多場的演講與互動環節,包括有邀請專家介紹這一片台灣西海岸地理變遷的研究、英國案例分享,加上本地居民在認知了解之後進行的意見分享,現場則以分組討論的實際操作為主,議題包括:氣候變遷、城鎮轉型等問題對布袋的影響,這些議題都引起在地居民,包括一些漁民和學生的討論,從濕地公園、水資源的利用,產業再生等多個不同角度來展開熱烈的探討。論壇還特別強調小孩參與的重要性。由於當時的環境教育還沒有普及,周靈芝老師希望能以更具開放性、活潑的方式,讓小孩自己在濕地公園的環境中自己觀察、發現和感受各種不同的植物、鳥類等,再親手操作進行作品。幸好當時有學校願意配合,她就跟臺灣出版兒童繪本及雜誌的《小典藏》的主編馬筱鳯一起合作,小孩子的現場體驗變成了非常強烈的感覺,最後以繪畫等不同的藝術形式,活潑地呈現小孩子的想法。
「讓藝術可以更具開放性、前衛性與更豐富的想像」
周靈芝回憶起當時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策劃人吳瑪悧老師的構想,她認為把藝術家放在社區裏,是打開了藝術的界線。當時吳瑪悧老師跟嘉義文化部合作舉辦這個不一樣的環境藝術節,原意是想通過地景藝術創作來解決當地蚵殻堆積影響環境的問題。但環境問題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通過幾個創作而解決的,引入藝術家也不應只是為了解決地方環境髒亂,而是應該通過藝術提出更深入和具體的問題意識,引起在地居民的關注和覺醒,如對氣候變遷等生態環境問題的探討,因為這牽涉整體環境議題,不是只有單一的地方環境問題。
當時作為駐村藝術家的周靈芝老師說,對她個人而言,她不是一定要做什麼個人作品,她更希望能看到的是在藝術家離開之後,這個地方的居民與機構,仍然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去進行環境的守護與開拓,這是更讓她在意的事情。「做作品好像只是一種自我滿足,對環境未必有幫助。」藝術家留下的,有時候不一定是「作品」,更多的是「種子」,由藝術家所帶來的思考、研究,與在地人們的連結與相互啟發,在藝術退場以後的十多年裡,改變陸續出現,而且還在持續發酵當中,藝術家離開了,但留下的文化影響卻是深遠的。如2008年鹽田開始復耕,洲南鹽場的網站首頁便有這樣一句話:
「1824年,洲南鹽場闢建。2001年,廢晒。2008年,我們重回鹽田,一場文化行動從這裡展開。」(https://taiwansalt.com/)
還有生態漁塭和有機水稻耕種等產業的壯大,每一個產業的改革背後推動的其實都是一場文化觀念的革新,一場在地力量的培育,生態保育與紀錄片工作者彩綢就是其中重要一員,她不但長期蹲點進行生態觀察與影像紀錄,同時也參與策動學校與地方環境教育的推廣工作,也是生態繪本《打氣粥》的文字創作者,她總是每天早出晚歸地忙碌著,也熱情地分享著,家鄉的一切,對她來說都是如數家珍。
周靈芝老師現在每年都會回到布袋,看望朋友與持續關注著當地保育項目的發展,每次她都會與朋友促膝長談,交換著各種資訊,親眼看著這個地方在十多年間出現的種種變化,這些都是讓她無比欣慰的事情。書中大衛・黑利(David Haley) 曾這樣說:「『藝術』這個字眼,富有遠比我們通常在現代社會中所賦予的更複雜的意義。」藝術所留下的,是一種更深遠的意義,這些都比短期的成果來得更重要。
X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支持捐款︰https://aamacau.com/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