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炮去年底出土 至今未見更多官方資訊 文物工作者:炮身疑有荷蘭東印度公司徽號

2021-03-12 古炮被沉默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71429

時間:2021年03月13日 15:15

 

文化局將對銀河地盤炮管出土物作研究分析。(圖片:文化局)

短短幾個月內氹仔銀河第4期地盤內先後兩次發現古炮,但官方公佈的資料僅有大炮出土時的相片和尺寸,未有進一步詳情。文物工作者鄭國興根據官方發佈的相片推測,2020年11月發現的古炮,或有可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炮。他批評,官方公佈的資料太少,希望政府可以開放給市民參觀及讓學者研究。

鄭國興:古炮屬荷蘭東印度公司?

文物工作者鄭國興表示,氹仔銀河第4期地盤的位置在未填海前是外十字門水域,是過去不少商船的必經之路。去年11月有古炮在該地盤被發現,他從政府公佈的一張相片上留意到,該炮的炮身有一個圖案。他推測,該圖案有可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徽號(見圖),又表示,如果古炮確實屬於17至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大炮,那將是澳門目前擁有最古老的大炮,也是澳門唯一一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炮。

文物工作者鄭國興。

他認為,政府現時公佈的資料甚少,例如去年11月發現的古炮,其材質是銅是鐵也未有交代,政府也可以公開更清晰、全面的相片,但等了好幾個月都未見政府發佈相關資訊,也不見在新聞稿中提及古炮上的銘文、徽號。他表示,有想過政府可能想有完整報告才一次過公佈,但認為,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徽號這樣重要的資料,文化局隻字不提,對此感到奇怪。「基本上公眾得到零消息,沒人知道(相關資訊),我覺得很奇怪。」他又指,今年3月初再次發現古炮後,政府發佈的相片也僅顯示被泥槳包裹的古炮,之後也未有更清楚的相片,外界難以知道兩門古炮的特徵。

《論盡》曾向文化局查詢,今年3月發現的古炮上,是否有任何文字、圖案?有何特徵?去年11月發現的古炮除尺寸外是否有進一步資料可以公佈,該古炮是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炮?文化局回覆時僅表示,3月剛發現的大炮「目前正進行初始清理表面淤泥程序,需待進一步研究確認其細節特徵」、「現時正對出土的多門古炮進行修復及開展相關研究,待修復完成及具備條件時將以合適形式作展出」(詳見另稿),未有提到相片上的徽號,古炮的材質,或是否屬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有等。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徽號(網上圖片)

三門大炮或非偶然 望可詳細挖掘

鄭國興認為,能在同一個地盤發現三門大炮,並非偶然,「(那)代表那裡可能曾有沉船,不能排除有更多炮陸續被發現。」根據文化局最近兩次挖掘後公佈的數據,三門古炮的尺寸分別是長度約為1.45米、口徑約為80毫米;長度約為1.08米、口徑約為60毫米;長度約為1.3米、口徑約為60毫米,並不一致。這有否可能代表古炮屬不同的型號或來自不同的工廠、地方?鄭國興認為,一艘船上會有不同口徑的火炮,所以長短口徑未必是統一。他又指,如果確實曾有沉船,除了大炮外可能附近尚有其他小物件,例如槍、瓷器、生活物件,甚至是銀器,如不仔細挖掘有可能會錯過,加上地盤面積很大,對政府未有花更長時間探查,進一步進行考古感到可惜。「因為那些物件體積很小,未必留意到,也可能因為是殘件,工人也未必知道其價值,未必會在意,要靠專業人士把關。」

鄭國興也承認,這類的挖掘就如香港沙中線發現古蹟,如若認真展開考古挖掘,工程便可能要暫停一年半載,這或許是很多人的考慮之一。但他覺得,這些時候不應太短視。「停工可能很大損失,但如真的是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挖掘到甚麼,對澳門的歷史和旅遊業是很重要的項目。」他又補充,在外國的古董市場拍賣會充斥很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炮的贗品,間接證明很多人對這種大炮的關注及真品流通的數量很少,「所以澳門能夠發現這種大炮其實是非常幸運。」故就相關研究,希望政府能妥善處理。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