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教材新編 教育基地開放  「愛國愛澳」成教育重中之重

093 教.路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70521

時間:2021年02月18日 11:11

澳門大學升旗禮。新聞局提供

澳門大學升旗禮。新聞局提供

《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中,首個重要方向即是「培養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愛國愛澳」已成為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2021年伊始,教育界的盛事之一自是「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下稱:基地)對外開放。早於2020年12月中旬基地開幕時,有聲音已質疑展館未有提及文化大革命及「六四事件」,澳門的「一二.三事件」也沒有談論。

上述情況不只出現在「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展覽。就教青局與直述國家直屬教育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史教材,有歷史教師表示,內容重點也與過去港版書的內容有差異。而有資深教育工作者認為,「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展覽內容有欠全面,容易讓青少年感覺國家發展一帆風順,對他們成長或將來面對困難時,會欠缺心理上的準備。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內容欠全面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於1月中旬對外開放。展區圍繞 3個主題,分別為 「博大精深中華文化」、「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舉世矚目現代化成就」。地點一流,資料豐富,但資深教育工作者阿偉(化名)參觀基地後指出,展覽有多個部分內容欠全面,例如中國共產黨重要始創人陳獨秀在展覽中只有一張照片,文字介紹或名字都沒提到。他又有感,展覽強調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幾位領導,但在新中國史曾經佔有重要位置的幾位人物,如華國峰、胡耀邦、趙紫陽等也未有提及。他表示,1991年內地出版的《中共黨史導讀》中,很多問題都有講及,都是真實反映當時的狀況或紀錄當時黨對有關問題的看法,認為對於學生的教育要全面,雖然每人在歷史上的評價可能不同,但展覽也無需作出褒貶,只需實事求是地講出在這些時期他們曾經擔任過黨的領導。

「關於共產黨成立的過程,我覺得(基地)是凸顯毛澤東主席的重要性。無可否認毛澤東在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及作用,但中共建黨之初有些人物也是要向參觀者講述一下,才可讓人知道共產黨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是經過好多波折、困難才達成。」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展品。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展品。

另外,基地的內容着重描述國家的成就。「身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這條路其實走來不易,有艱難、困難的時期。這展覽我看到的就是着重正面。作為教育,報喜是需要,但報憂也不可迴避,因為多難興邦。不知道前人的艱辛,青少年看到好像一帆風順、欣欣向榮,對他們的成長或將來面對困難時,會欠缺心理準備。」

「教育須務實求真。除了社會發展外,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有幾件事都對國家命運有頗大影響,當中當然包括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這些事情需要向參觀者說明。這些曾經發生過,可以不作太多評論或定論,但需要使人明白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是遇到一些轉折或挫敗。因為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事件,稍後鄧小平南巡講話的重要就顯示不出來。那個正正是改革開放一個風高浪急的關口,在政治上出現窒礙時,經濟應該怎樣發展呢?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正正是針對這個問題作出回應。」

由教青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介紹「大躍進」。資料相片

由教青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介紹「大躍進」。資料相片

「展覽推出來的用意是使我們認識國家、認識澳門的發展歷程,應該要全面體現歷程中的起伏波瀾。教育除了提及好處,也要提醒學生在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我們怎樣面對、克服。」

他又提到,在澳門史的一部分中,1950至1979近三十年的展示為一片空白,認為不能全面反映歷史。對於有意見認為展覽篇幅有限,一些事件可在學校再深入探討,阿偉認為,不能認定老師一定能夠補充。「如果老師做不了或不做時,咁點呢?我們不能要求老師要做甚麼,最重要是辦展覽的人做了自己要做的事。」「其次是,整個展覽的設計都是着重正面、美好的方面去展示,為老師來說,你要他補充甚麼?有些問題政府應該明確地在展覽提及。」

「例如在澳門歷史上,中葡之間較敏感的『一二.三事件』是社會發展中是一件大事。我們做(展覽)最重要是讓學生知道有這件事出現,這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我們不需要爭議,但可以介紹。今時今日能夠做到(和諧相處),其實雙方都作出努力或者犧牲,這不需要避諱,正正可透過這機會教育我們下一代要互相尊重。我想基地建立的意思應該是這樣,不是報喜不報憂,隱惡揚善。」

中史教材重點有轉變

而在中學任教歷史的鍾sir(化名)認為,學生去參觀教育基地不過是把教科書上的內容再看一次。他坦言,教育自古以來為當權者服務,認為教青局及學校這樣做只可用「無可厚非」來形容。「(去參觀)是叫你做一種儀式。進行這種儀式你就開始明白:你就算不喜歡,你都要做。」但學生不一定會「照單全收」。「這時代不同了,學生不會聽完書就算,他們會上網看不同的東西。」

但鍾sir也指,之前教青局不會插手歷史教材,現在局方與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稱:人教版)合作出版的教材,本地9成學校都「自願使用」,意味着必然有一些力量在推動。「我覺得,教材這回事本身就是中央對這方面更規範的明證。」他表示,現在人教版出版的中史教材,其脈絡雖然與過去香港出版的教科書相似,但內容的重點會稍有不同。「我們之前講秦朝時,會比較着重講秦始皇怎樣征服整個天下然後建立整個國家,現在教材會比較強調統一的問題,現在很著重整個國家統一是一個趨勢。」焚書坑儒的部分呢?「說他為了統一思想所以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下面輕輕地講,問一問焚書坑儒有咩影響呢。」

由教青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歷史教科書。

由教青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歷史教科書。

據教青局於2020年10月表示,教青局與人教版合作的十二冊中小學《歷史》教材依照基本學力要求編制,結合國家、世界和本澳的歷史,史觀更立體,並設有配套教學資源教師用書。該套歷史教材目前已覆蓋初一至高三,每個年級各兩冊書。教青局指,沒有強制要求學校使用該套教材,但本澳目前已有超過九成的中學使用。據媒體報道,人教版也表示,會借鑑澳門教材編寫的經驗,人教社已經着手開展對香港中小學教材進行診斷分析,並且啟動有關教材的研發工作。

鍾sir認為,相比以前的港版書,現在有關「焚書坑儒」的描述較模糊。「(以前)會直接跟你說這對中國學術發展造成一定障礙,造成負面影響,但現在比較強調統一思想。你說它不好嗎?它脈絡跟香港那邊一樣,但現在很多部分是重點變了,學生是不會知道的,因為以前未接觸過。」

人教版出版的教材也會包括新中國史,也會提及文化大革命。「只會講這是曲折中發展,就話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雖然係有小小的錯誤,但(國家)也是一直發展,只是兜了遠路發展。這跟我們以前認識的有些修辭上的分別。」大躍進呢?「會這樣說:這些運動是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們國家的落後狀況⋯⋯這是人民的決定,即使做錯,都是領導人體現民意上所造成的。」「然後到文化大革命,他會講完曲折中發展後,跳到去國家有很多重要的發展也是在這時候出現。」但六四事件則沒有提及,而是直接跳去改革開放。「在鄧小平的帶領下,國家開始改革開放之類。以前港版書會提『六四』。越近代史跟港版的差距就越多。」

但鍾sir笑言,雖然教材這樣寫,但老師未必會這樣講,加上教材未有太多輔助教具提供,老師會一手一腳自行備課。但他任教的學校雖然不阻止老師講「六四」,但也強調不要對歷史與時事作太多評論。他又指,如果不是因為疫情,今年也需如往年一樣,帶學生回國內認識國情。

早前香港公開試出現歷史科考試試題爭議,鍾sir認為,暫時澳門還不至於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但也憂慮可能只是時間問題。「澳門政府在大陸的推力之下,我覺得會越來越多(上述情況)。教青局講過,歷史在高中要是必修科。教青局都感覺到大陸很想通過歷史和公民教育建構意識形態。」

「如果要開始在意識形態上打壓的話,我只可講這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趨勢。」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