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審辨思維」取代「批判思維」

2020年11月,政府就《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進行公開諮詢。教育常強調的critical thinking,當時文本以「審辨思維」取代過往一直使用的「批判思維」,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教青局表示,「『批判』這詞上一開始就有一種否定、對立、對抗、矛盾的意味」,又指「大家都係強調critical thinking 係獨立思想。」之後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據她了解,教青局認為「批判性思維」會比較負面,表示「我哋真係希望而家的年輕人佢哋嘅諗法要批判嘅思想,但都應係正面嘅思想。」

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中,「審辨思維」一詞繼續沿用,上個十年出現的「批判思維」一詞已不復見。對於有關爭議,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認為,這意味着政府有一條底線。教育學者黃素君則認為,應該思考的是未來社會想要培養怎樣的人。

蔡梓瑜:紅線以下 能否再碰?

蔡梓瑜認為,「審辨」有一種檢視、考試的意味。「只是檢視、考試,考一些你知道的事,檢視眼前有的,是很安全的,某程度是有底線,不會觸碰到紅線,而且政治正確,所以不要『批判』,因為司長說批判是負面的。」他又表示,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史教材會着重秦始皇的成就,文化大革命則是艱辛探索的歷程。「若有批判思維時,秦始皇的確有他輝煌的成就,但成就不等於可抵消過失。正面、反面都可以講才是批判思維。審辨思維是用一套安全的工具去審視他,他是非常OK的。等於文化大革命,等於大家去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記者都有問為何不講『六四』?這些脫離了他們的『審辨思維』。」

教青局表示,「『批判』這詞上一開始就有一種否定、對立、對抗、矛盾的意味」,又指「大家都係強調critical thinking 係獨立思想。」

教青局表示,「『批判』這詞上一開始就有一種否定、對立、對抗、矛盾的意味」,又指「大家都係強調critical thinking 係獨立思想。」

「我們中國人很早就講先破後立。不『破』怎『立』?現在的情況是不准『破』只准『立』,於是學校將來去教歷史、地理、中文甚麼都好,都要很小心。紅線上的就可以審辨,紅線下的就不要了。」「審辨是低階而非高階思維,他們想有高階思維的效果,但又覺得高階思維不安全、有風險。」

他認為,這樣無助學生全面思考。「有愛國情操、國際視野或者普世價值,若兩者有牴觸時,怎辦?某程度國家情懷有某些牽涉到民族主義,國際視野在說普世價值時,有時民族主義是一個阻力,當兩者放在一起如何調和、協調、折衷?(規劃內)又沒提,只是一些抒情而非論述性的文章。」

黃素君:我們希望培養
怎樣的人?

而對於有關字眼上的轉變,教育學者黃素君有感,這令她想起古時候的「避諱」,一些用語在一些時代被給予特定意義。而在她眼中,「審辨」某程度是單方面的,例如「審美」,很個人。「我審了之後辨識了,是很個人的。當我們在說批判思維時,某程度是賦予了作為公民,在公共空間需要有足夠的道德勇氣去提出某些事。」又認為,需要留意的是社會希望培養怎樣的人,「是否只是個人好,會審時度勢、判別事非真假,就已經收貨?或是希望當看到一些不好的事時,有足夠勇氣去提出,希望獲得改善?『批判』有『公(共)』的概念。」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資料相片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資料相片

「站在公民教育的前提下,希望可以發展到一個『公(共)』的概念,比如公平、公共、公正、公義等等。我不認為我們在培養『各家自掃門前雪』的人。希望個人身分更有效參與公共領域的生活,政府可聽多元的聲音,有包容的,讓年青人去(發聲)。當然懂得思考是第一步,懂得判斷是第一件事,但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提出不好的事?在學校的小朋友也會(遇到)。明知老師的策略不好,但都啞忍,因為權力關係嘛。你說他是否很會審時度勢?是的,我也不希望自己被老師針對,但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官方有其官方論述,但回歸真正的意涵就是:究竟想培養我們的小朋友往甚麼方向走?只是懂得自己判斷就夠?或是需要向社會或公共事務有多一份表達關心?我覺得是這樣。」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