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古今藝術間 ——「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

091 安居幾時有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68104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0:10

每個年代,每個藝術家,或許對澳門都有自己一個定格或視角——19世紀時或許是華南蜑家漁女,上世紀60年代或許是街上的小販叫賣,到今時今日又或許從窄街中看着高聳入雲的新葡京。而在17至19世紀,不少來自歐洲的畫家在澳門記下的,是海岸線的風景。

「當年外地人士來澳都是透過海路,」澳門藝術博物館吳方洲介紹道,「所以在作品中,最常見的是海岸線。」「通過十字門的水道就會看見澳門的海岸線,包括燈塔、西望洋教堂、南灣景致等等,一直去到媽閣廟,甚至現在的白鴿巢公園以前也曾在海邊,所以這些風景經常成為了他們畫畫的主題。」

《大三巴牌坊》,香港藝術家呂壽琨作品。 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大三巴牌坊》,香港藝術家呂壽琨作品。
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地誌畫:西方了解澳門的開始

澳門藝博館現正舉行「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是次展覽以外地藝術家作為切入點,透過不同的創作媒材,展示17至21世紀時期的澳門歷史風貌和以澳門為題的現當代創作面貌。展覽共分為三個部分——「地誌畫:17至19世紀版畫」、「錢納利:亦師亦友」以及「現代軌跡:20至21世紀作品」,從早期西方使團隨行畫師及旅行畫家所繪製的畫作,到21世紀外地藝術家具有現當代特徵的油畫、水墨、版畫、雕塑、錄影裝置等,串聯不同地區的畫家在澳門留下的足跡。

版畫中的大三巴和現實的大三巴並不相同。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版畫中的大三巴和現實的大三巴並不相同。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首部分「地誌畫」的展品以版畫為主,不少繪製於18、19世紀。策展人吳方洲介紹,據文獻記載,葡人大約於1553年來到澳門,之後不少天主教的教士、外國商、使團、旅行畫家等也紛紛來到澳門。一些人會透過寫生、素描、速寫、水彩等方式畫下澳門的風景,回到自己國家後透過出版商,將之變成版畫印刷,並配以文字,製成精美的遊記。「所以現在這些版畫,就是當時遊記中的插圖。當時也是滿足了西方人對於東方的知識的渴望,所以這些書在當時相當暢銷。」

這也是西方世界了解澳門的開始。然而,版畫都未必如拍照般精確。展品其中一幅19世紀的石版畫,畫中的聖保祿教堂遺跡就與澳門現時的實物不盡相同。「版畫會有一張原作,原作有何能是速寫,並非精細的素描稿,去到版畫師手上時可能加了自己的想像,令畫面看起來更美更豐富。所以畫中的大三巴沒有了十字架,真實的大三巴也沒有那麼多聖像等等。」

《五種觀看》,法國藝術家羅伯特.凱恩創作的錄像裝置。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五種觀看》,法國藝術家羅伯特.凱恩創作的錄像裝置。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錢納利有時會於同一張紙上畫上不同草稿,故繪畫的方向及主題不一。

錢納利有時會於同一張紙上畫上不同草稿,故繪畫的方向及主題不一。

錢納利師生作品:反映澳門當下生活

畫作除展現澳門的風光,也透露了澳門當時的社會生活。17至19世紀,國際間的貿易不斷發展,不少外商都希望打開中國市場。唯清政府只開放廣州作為中國唯一的對外港口,且規定外商的女眷不能進入廣州,外商也不可留在廣州過冬,若果交易在冬季前尚未完成,就必須前往澳門過冬,之後再回廣州。於是乎,不少歐美人士聚居澳門,除了商人,也有醫生、傳教士、畫家等等,包括首位來華宣教的英國基督教牧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及其太太、瑞典東印度公司駐澳僱員兼研究澳門歷史的龍思泰(Sir Anders Ljungstedt)、來自美國商人的女眷哈麗特.洛(Harriet Low)、英國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等等。

其中,錢納利曾為多位外商大班畫肖像畫,也為澳門留下不少景色的紀錄。據指,錢納利常在同一張畫紙上打不同的草稿,如遇上滿意的會打上「+」號。另外,也有指,一些當時在澳門居住的人也有跟錢納利學畫,其中有旅居澳門的歐洲人,也有本地的土生葡人,其技法也影響了一些中國人。據展覽介紹,錢納利成長於英國水彩畫的黃年年代,曾旅居印度23年,且聲名鵲起。而在第二部分的展品中,除錢納利的作品外,還有不少是其學生、朋友的作品,例如英國的醫生托馬斯.屈臣(Thomas Boswall Watson)、法國畫家奧古士丁.博爾傑(Auguste Borget)以及在澳門出生的畢士達(Marciano António Baptista)。而畢士達早年學習其師,後潛移默化地受到中國傳統藝術的元素影響。

《蓮的獨白──細數溶月之滴》,日本藝術家田中真聰創作的動態雕塑。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蓮的獨白──細數溶月之滴》,日本藝術家田中真聰創作的動態雕塑。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現代軌跡:多元與突破

及後,鴉片戰爭發生。1842年,《南京條約》簽署,不少錢納利的畫客遷到香港,但錢納利沒有,並一直留在澳門。1852年錢納利逝世,被葬於澳門基督教墳場內。而1856年,錢納利的好友托馬斯.屈臣決定移居香港。事實上,因着政局改變或戰亂,又或是其他原因,一些畫家也會漂洋過海,尋找適合自己的地方,間接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例如1936年至1937年,旅居澳門的葡萄牙畫家福斯托.桑拜(Fausto Sampaio)把歐洲印象派畫風帶到澳門。又例如俄羅斯畫家史密羅夫(George Vitalievich Smirnoff),在俄國「十月革命」後隨母親移居中國東北的哈爾濱,從事建築設計和美術創作,1937年史密羅夫和妻女搬到青島居住,後因中日戰爭爆發全家遷到香港。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1944年舉家轉至澳門,在朋友的推薦和幫助下,為澳門政府作畫,直至二戰結束。他以水彩和油畫捕捉了澳門的美麗風光,也曾指導了本地畫家路易士.迪美(Luís Luciano Demée)。迪美後來也先後於葡萄牙及巴黎的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深造,並當時的抽象繪畫潮流啟發,後被譽為「澳門抽象繪畫先驅」。

《眺主教山聖堂》,俄羅斯藝術家喬治.史密羅夫作品。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眺主教山聖堂》,俄羅斯藝術家喬治.史密羅夫作品。圖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其他外地畫家描繪澳門的例子還有1948年從廣州遷居香港的呂壽琨和法裔西班牙藝術家喬德龍(Charles Chauderlot)。呂壽琨繪於1957年的12幀專題澳門風景結合了傳統寫意和現代抽象,而喬德龍由2005年開始多次到訪澳門創作,作品是結合了透視原理及中國畫留白概念進行的紙上水墨創作。

策展人吳方洲。

策展人吳方洲。

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在展覽的第三部分展示。傳統上西畫強調通過摹寫自然或生活,但及至20世紀,現代藝術思潮突破現實主義的約束向多方向發展,並傾向注重心靈精神的探索和觀念的延伸,徹底改變了傳統藝術形式和審美趨勢,同時因着各種的文化交流,漸漸影響着澳門的美術發展。事實上,澳門自開埠以來,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在此留下足跡,令澳門的文化變得多元多彩。這些從展覽的多個作品中也能窺見一二。看藝術,除了看技法意象、看畫中風光,也看創作背後的多元與自由。

donation-ad
「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
展期:2020年10月17日至2021年8月29日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
時間:10:00 – 19:00(下午18:30後停止入場)
(逢星期一休息,免費參觀)
「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展場圖片。相片來源:澳門藝博館

「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展場圖片。相片來源:澳門藝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