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奔放的攝影小誌

攝影小誌(PhotoZine) 近年在攝影藝術中大行其道,深受創作者歡迎。相較於傳統大開本精裝攝影書(Photobook),攝影小誌有著較低的出版門檻與較短的出版週期,從主題、內容編排等方面予作者更大的自主權,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主題、表達形式、成本選擇合適的紙張、排版與裝訂方式;而由於印量通常不多,小誌多以手工方式製作,一方面能減低印刷成本,另一方面更能突顯其獨一無二的個性。

攝影小誌在題材與創作形式上,自由度大而且可塑性高,既可利用影像直接呈現一個視覺故事(類似一本視覺故事書),又或者讓觀者快速了解某特定議題及宣傳新的想法(類似一本宣傳小冊子),或者作為展示一個進行或實驗中的主題(類似一個項目提案) 等等。在內容上看,攝影小誌往往在玩味性和實驗性中比傳統攝影書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而由於攝影小誌製作成品較傳統攝影書低廉,往往成為創作者在「作品想法」與「作品成品」中間的一個臺階,而這種「草根性」(人人都可以進行創作,甚麼都可以拿來創作)更能激盪出無限種創作變化。舉例來說,創作攝影小誌的過程往往只從一個十分簡單的想法開始,作者便即時透過製作攝影小誌的方式來對這個想法進行探索,又或者更單純的把剛經歷過的一種情感或事件記錄下來,因此其即時與零碎的性質更能貼近後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新世代。觀眾在觀看攝影小誌時,亦通常會以一種探索的實驗性心態去觀看,而作品亦類似社交媒體中零碎的表達方式來呈現,作品的「完整度」未必是攝影小誌的一個重要參考點。

我們收藏攝影小誌的其中一個出發點也是從「單純的有趣」出發,期望可以看到一些和攝影書截然不同的呈現方式或者內容。在以下的篇幅中,我們方言社為大家挑選了三本近年創作,從創作概念到編排方式上均與傳統攝影書不同的攝影小誌介紹給讀者們,作為了解攝影小誌的一個入門觀景窗:

《HOW TO MAKE A CLOCK SPIN ANTI-CLOCKWISE》/Lai Yu Tong

當時在書展上筆者就被這本小誌的標題吸引了。薄薄的一本就像維修說明書一樣。它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教你如何改變時鐘指針的轉動方向。

《HOW TO MAKE A CLOCK SPIN ANTI-CLOCKWISE》/Lai Yu Tong 。

《HOW TO MAKE A CLOCK SPIN ANTI-CLOCKWISE》/Lai Yu Tong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HOW TO MAKE A CLOCK SPIN ANTI-CLOCKWISE》/Lai Yu Tong 。

《HOW TO MAKE A CLOCK SPIN ANTI-CLOCKWISE》/Lai Yu Tong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從第一頁開始,時鐘被拆解、改造再重新組合,完成後時鐘便能「時光倒流」。就實際功能上,改造後的時鐘已經沒有了實用的價值,但在使用如此簡單的方法卻可以讓「時間倒流」這點上,筆者老實說卻從來沒有想過。而當筆者看到最後一頁完好的時鐘,卻產生了疑惑,這個已改造後的時鐘下一秒鐘的指針到底真的會往回走嗎?但這本小誌卻選擇以這裡作結,時間彷彿就在照片中永遠被定格。看似簡單的一個實驗過程,卻讓筆者完全感覺到創作者希望藉由「固定的圖像」對「行進中的時間」進行挑戰,令人不禁有衝動也來試一下按這本「維修說明書」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時鐘,自行挑戰時間的流動。

《PEER AROUND THE CORNER AT YOU FROM OVER MY SHOULDER》/YOSHIDA MAYU

《PEER AROUND THE CORNER AT YOU FROM OVER MY SHOULDER》/YOSHIDA MAYU。

《PEER AROUND THE CORNER AT YOU FROM OVER MY SHOULDER》/YOSHIDA MAYU。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PEER AROUND THE CORNER AT YOU FROM OVER MY SHOULDER》/YOSHIDA MAYU。

《PEER AROUND THE CORNER AT YOU FROM OVER MY SHOULDER》/YOSHIDA MAYU。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這本小誌的名稱其實來自美國搖滾樂團HAIM的作品《Summer Girl》中的歌詞。全書以鐵圈釘裝,尺寸類似一本個人筆記本。由於其內容的私密性,作者在設計上大概希望把這本小誌打造成一個日常照片素描本(sketch book),而另一個用處則是在鐵圈釘裝下,全書每一頁均可以完全翻開攤平,直接呈現與比較跨頁兩側的內容,在圖像編排上,頁面左右兩側展示的均為不同的拍攝對象。

翻開小誌,在頁面左側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的背影,但是當筆者從頭看到尾,卻看到不到一張正面的人物照。如代入觀察者的位置去看這些人,不知道他們前往何方,而自己要找尋的人又會是誰?而小誌頁面右側的影像都是一些在家中日常生活的物件,像是掉落在地板的耳機和冰箱裡喝過的咖啡。這些影像意無所指,卻又以一種朦朧的既視感(Déjà vu)存在,看著它們使筆者進入了個人回憶中,尋找這些熟悉的東西是否曾經出現在生命的某個時刻,並聯結當中產生的意義。因此筆者覺得這本攝影小誌在創作概念上與上期本專欄提過的「私寫真」概念其實有異曲同工的地方,透過小誌作者的創作編排與主觀情緒,可以感受到一種源於自我生活懷念和探索世界未知的悸動與疑惑。

《Comparative Anatomies》/Marcus Yee

《Comparative Anatomies》/Marcus Yee 。

《Comparative Anatomies》/Marcus Yee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Comparative Anatomies》/Marcus Yee 。

《Comparative Anatomies》/Marcus Yee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這本小誌是一本描繪人體和建築的習作。作者把這兩種互不關連的東西直接進行聯想,並透過隱喻手法進行比較;利用從網絡中收集的圖像,放置及編排於書頁左右兩側,呈現出人體與建築的結構並陳述兩者之間的相似性。作者在每一頁根據元素的不同而進行各式的圖像編排,讓頁面之間變得有所呼應。

例如從小誌的起首,作者用人的眼睛與建築窗戶進行比較,簡單直接對應文字中「靈魂之窗」的語法,使人容易就聯想到它們對應主體的關係。而其後的圖像從畫面中拉遠並出現一張張不同的面孔,面孔有哭有笑,但在右側照片上的建築上則發現房子的外牆也巧合地看到表情。而在小誌中表達人體四肢的頁面,對應的則是建築的樑柱。而人體內的骨頭與血管對應的則是建築的結構與管線。作者使用這種直接的比較,使觀者能感受到人體與建築物在構造上似乎有很多能互相呼應的地方。

從以上三本作品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攝影小誌題材與創作自由度的巨大,正正是這種天生的個性,使其在當代攝影藝術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而小誌標榜人人都能參與的精神也暗合當代攝影藝術中去中心化的趨勢,因此小誌在近年愈趨發展成熟,並能自成一個體系在各種攝影展覽中進行展示及討論。筆者在此篇的短短介紹中希望能拋磚引玉,相信在茫茫攝影小誌的創作洪流中還有更多有趣的作品等待大家發掘,也期待在未來能夠看到讀者們創作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攝影出版物與大家分享。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