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須披露 巴士新合同細節 李靜儀:財援「封頂」巴士服務難保證

政府上週向立法會交代巴士新合同的細節,並指將於本月至下月與兩巴簽署新合同,但當局至今並未有對外公佈巴士新合同的全文。身兼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主席的直選議員李靜儀指,政府並未公佈當局對於巴士公司的基本班次要求細節,亦無披露公眾參與的評鑑機制和罰則細節,憂慮巴士服務水平可否保持。

李表示,今次政府公佈的部分巴士新合同內容,是回應了社會以往對巴士服務以至財政援助的質疑。但是政府沒有公開披露的部分,如財政援助與基本班次要求、它們之間關係如何等細則、巴士公司營運包車業務的監管機制,以及公眾參與巴士評鑑機制的詳情,亦值得關注。她指出,在社會最關注的財政援助上,過往政府透過公式來計算,公式內容非常複雜,市民難以理解,亦無法得知相關補助是否合理。而新合同則將財政援助分成兩部分,首部分將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資以「人頭」補貼,金額約三億元;另一部分則將每年六億多元的財政援助「封頂」,且可減不可加。

班次多寡都係六億?

她認為,新的做法能令政府履行補貼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車資的社會責任,令弱勢享受較低的票價;六億元財援「封頂」的做法亦較為清晰,避免在社會不知情的情況下,政府突然向巴士公司增加財援。但她指出,政府並未公佈當局對於巴士公司的基本班次要求細節,亦無披露公眾參與的評鑑機制和罰則細節。

班次多寡直接影響巴士的基本服務,在基本班次要求方面,李靜儀提出,二零一九年載客量高峰期時,平均每日有六十多萬人次乘搭巴士,而最高峰時更有超過70萬人次的乘搭量,為近年較高的水平。她憂慮,若未來疫情減緩,乘客量恢復正常水平時,巴士公司又能否滿足相關班次水平?「新合同的財援上限是參照二零一九年的六億多元,但基本班次、服務水平、評鑑機制等部分的細節完全不知。雖然確保到政府不會無限量增加財援,但能否保證巴士服務水平不會下降?這就很看基本班次的要求。」

李靜儀亦以今年暑假期間當局削減巴士班次的爭議為例,指今次爭議反映出巴士服務對於民生的影響甚大。她指出,按照現行的服務模式,政府對巴士班次的主導性較強,或與政府需要計算財援予巴士公司有關。而在新合同下,巴士公司對班次靈活度的決定權較大,但亦憂慮在財援「封頂」下,出於成本考慮,巴士公司未必願意在繁忙時間、區域加派班次疏導乘客,「基本班次實際如何操作?社會相當關注。」

政府須對包車業務有監管機制 巴士涉重要民生政策應吸納市民意見

另外,新合同規範巴士公司經營包車業務須經政府批准。李靜儀認為,雖然這個機制可以令巴士公司的私人業務與公共巴士業務清晰地分開,但亦質疑政府如何對包車業務進行監管?她舉例指,新合同生效後,巴士公司將獲政府批地作公共巴士後勤之用,但當公司同時經營包車業務時,如何避免出現濫用公共巴士資源來服務其他業務的情況?「既然政府說相關土地只能用於公共巴士服務時,就必須要有監管機制,以及在違反規定時的相關罰則。」

至於巴士服務評鑑方面,李靜儀質疑,新合同生效後,究竟當局有何渠道去吸納社會及市民意見?如何將意見匯總分析?「市民的意見肯定是很多元的,但較大的共識是同意投放資源支持巴士服務,其原因在於每日有數十萬居民旅客乘搭,是支撐著本澳經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公共服務,故此社會才覺得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去做。」

李靜儀續指,新合同亦有容許巴士公司申請調整票價的機制,「財政援助政府封了頂,每年都是六億多元。但假設每年都有70萬人次或更多人去搭巴士時,有這麼高的服務需求,巴士公司會否申請加票價?票價與公司營利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加票價機制如何透明?政府審批的準則如何?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去回應,及如何吸納市民的意見。」

故此她認為,新合同未來一定要寫清楚如何操作及執行評鑑制度,一定要有機制及平台予市民表達意見以及作回應。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