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本地人就業,外僱要優先退場?外僱聚集會否增加新型肺炎傳播風險?自從有外僱確診患上新型肺炎,加上經濟環境不明朗,本地有關外僱的討論也開始增多。明愛迎雁軒服務主任譚小倩認為,在本地人就業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外僱的飯碗也難免受到影響,而抗疫無分膚色,勿聚集是全城的事,「不論是否外僱都應要遵守。」
本地就業前景不明
衍生骨牌效應
根據澳門統計局的數字,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地總體失業率為1.9%,本地居民失業率2.6%,較上一期分別上升0.2個百分點及0.3個百分點。看似輕微,但不少分析認為情況可能會惡化。明愛迎雁軒服務主任譚小倩指,疫情發生至今,外籍家傭也有受到影響,「因為當本地人就業情況變差時,他們都會考慮收入是否還是請工人呢?有些本地家庭都會考慮公公婆婆爺爺奶奶是否可以先幫忙照顧家庭,以減少一筆聘用家傭的支出。這有一個骨牌效應,當僱主自己的工作都出現狀況,也有家傭被解僱。」
譚指,疫情開始嚴重時,不少「打工仔」在家工作或要放無薪假,於是安排家傭提前放假回鄉。但後來因為疫情發展,多國航班中斷,加上澳門逐漸收緊入境政策,有家傭未能入境上班,擔心會被解僱。另外,中心近月也有收到一些仍在澳門的個案求助。「也曾收到個案被cut藍卡,但僱主不願給予回程機票,但不行的嘛,雖然現在確是沒航班,但我們參考一些過往航班大約的價錢,釐清要賠償,當然都會透過勞工局一些幫忙。」
資訊溝通 需相伴協助
譚小倩指,這段期間政府有就外僱的情況彈性處理其逗留期限,中心的社工也不斷協助外僱尋找航班和封關資訊。「因為例如有些要去緬甸,不是緬甸封關,是因為澳門沒飛機去緬甸,香港也沒有直航,可能要經馬來西亞才可以到緬甸,但可能馬來西亞封關了。我們的社工要不斷在找不同的消息,因為這些細節他們很難知道,一來未必有他們的語言,二來他們可能因為沒工作,電話卡的流量都用光了,這些情況令他們未必可以很快能獲取一些訊息,我們的社工就幫忙找這些資訊。」
她又表示,澳門政府今次的訊息發佈不俗,不少新聞都有中英葡三語版本,中心會在Facebook轉載政府訊息及媒體報導。在政府宣佈禁止外僱入境的新措施當日,為讓外僱盡早得知消息,中心亦在官方發放英文新聞稿前,就自行將政府的中文新聞稿翻譯並放到網上。「那天我們很緊張,一直找一直找(英文版)都找不到,我們於是自己翻譯,然後貼上網讓他們知道。」
病毒不認國界
勿聚集不分膚色
回顧這段抗疫日子,譚小倩指,其實外僱也很注意抗疫,特別是他們認識的外籍家傭。這期間她們都有協助僱主加強家居清潔等,工作壓力大了,但沒聽到她們抱怨,但總會有個別人士不注意衛生,不論是外籍還是本地人士。對於網上有聲音提出要禁止外僱聚集,譚認為,今次疫情為澳門社會和全球都非常陌生,大家對疫情感害怕時,會放大了某些方面的關注。
「之前未有外僱或外籍人士患病時,一些澳門市民會去拍一些長者,說他們脫掉了口罩在公園抽煙下棋,之後有外僱確診,視線又再轉移。我自己認為,是社會對這些感到害怕,所以不斷關注某些方面。他們不是因為這疫情才出去坐在公園,是因為放假大家去聊天,這都是他們的生活習慣。」
她指,政府和他們中心都有向外僱宣導,中心也有跟一些僱傭公司聯絡,「他們也有加強去提醒他們。」「老實說,家傭也是人,不是我們本地人怕她,是她也怕我們本地人,因為可能她的老闆是在酒店或賭場工作,那時還未禁止武漢人入賭場時,誰知道老闆每日接觸甚麼人?」
為鼓勵外僱留在家、勿聚集,譚指,迎雁軒雖然目前暫停開放,但也有在網上直播各種興趣班。「我們一些運動、煮食的興趣班都變成了網課。我們呼籲他們不要出街,但不外出有甚麼可做?我們就做這些直播,讓他們不外出也能看到,能在家做些居家小運動,讓他們也有些娛樂。因為他們看不懂我們的電視,所以都是用網上的方式比較多。我們星期日也有直播做些搞笑的內容給他們看。」
她又表示,切勿聚集是全城的事,不論是否外僱都應要遵守。「希望不要將不同顏色、不同國籍的人分開來看。大家都是一起抗疫,一起遵守勿聚集、勤洗手、少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