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流不肯截 能截社區擴散嗎?

二萬多人次入境,是否已沒措施進一步壓低?這期間會否已有隱形傳播者將病毒於社區散播?

二萬多人次入境,是否已沒措施進一步壓低?這期間會否已有隱形傳播者將病毒於社區散播?

今次防疫,如何堵截跨境人流是焦點所在。民間一再要求限制跨境人流,但澳門政府就以「《基本法》規定澳門人有出入境自由」、「清潔員及保安員因澳門房價太高而只能居於珠海」、「封關會造成恐慌」為由,一口拒絕。

誠然,政府已史無前例地關閉賭場15日,又要求商會及職介協會呼籲由僱主提供居住條件,讓外僱留在澳門,或讓外僱停工留在珠海以減低跨境人流,加上內地停發自由行簽注;官方自己的數據也顯示,入境人次已大大減少,但每日仍有逾2萬人次。反觀香港,自2月8日0時起實施14日從內地入境要隔離後,至2月14日每日入境人次銳減,平均數值比澳門同期更低。

二萬多人次入境,是否已沒措施進一步壓低?這期間會否已有隱形傳播者將病毒於社區散播?隨住之後政府部門與賭場逐步復工,會否引發一輪社區大規模感染的風險?政府有怎樣的風險評估考量?這一切都是問號。

關卡不斷加 加得及時嗎?

事實上,自新型肺炎於2019年12月底在內地開始擴散以來,澳門政府已先知先覺地推出不少措施,例如於2020年1月上旬就開始對內地入境人士進行體溫篩查、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且呼籲市民如懷疑自己有相應病徵應使用消防局的救護服務前往醫院求診等。之後亦有要求遊客填寫健康申報、協調賭場安裝體溫監測等。

但到1月22、23日澳門確診首兩例後,政府的措施就顯得見步行步。例如,雖然已果斷地配售口罩、禁止發燒人士出入境、戲院等場所暫停營業、學校停課等,但即使首例患者曾乘坐發財巴、曾到賭場,政府並未有即時下令關閉賭場,只強制賭場職員上班戴上口罩;雖然已呼籲不在澳門的外僱在疫情未受控時應暫緩回澳,但仍是有不少外僱為上班需要每日跨境。到1月26日澳門再確診3宗新型肺炎病例,政府方表示從1月27日0時開始,所有來自湖北的人士,以及14日內曾去過湖北的非本地居民,必須出示由合法醫療機構所發出的醫生聲明書以確認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方可入境。而已入境、無病徵的湖北人士可自行返回內地,否則就要強制逗留在本澳的隔離中心,直到其簽注有效期到期或行程結束。

只限湖北,而截至1月26日24時,全國已有超過2700宗確診病例,廣東亦已確診146宗。然後亦是當出現了本地第9、10這兩例博企員工的確診病例後,澳門政府方宣佈關閉賭場15日。

如果更早一點釋出更強的訊號,例如首例確診即日已禁止人流跨境,或要求跨境人士需隔離14日,或關閉賭場、並如現時般洗腦式呼籲市民「請留家、勿聚集」等等,澳門會否有更少的確診病例?病毒於社區散播的風險會否更低?翻查珠海市衛市健康局公佈的確診者行蹤,部分曾到澳門的患者皆於澳門首例確診當日到澳門,部分則於27日——即澳門政府實行隔離措施當日——離境,變相令在澳門確診的機會降低。

2月4日 —— 2月13日 港澳總入境人次比較

2月4日 —— 2月13日
港澳總入境人次比較

官民同防疫 兩隻腳行路

究竟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會否傳染?現時尚不明確,故這些患者在澳門期間有多大程度上會散播病毒,目前尚無定論。歷史也沒有如果。顯然,有意見會認為用太重藥將嚴重影響經濟,變成「手術很成功,但病人救唔返」;亦有分析認為,預防傳染病應由最嚴厲的措施開始,待情況放緩才逐步放寬,以策安全,否則到社區大規模爆發才後悔沒早點行動已是「愛得太遲」——「點解唔早啲強制隔離呢……」。如何決擇、接下來疫情又會怎樣發展,考驗的是特區政府的判斷是否精準……

又或是澳門市民的運氣。例如政府下重藥,經濟嚴重受損,疫情受控?又例如政府傾向保守,但澳門運氣好,蓮花寶地,最後冇事?又或者社區爆發,澳門醫療體系難以負荷,最後……?

又或者,較實際的是防治疫情實要官民合作。政府叫市民「管好自己隻腳」,政府也應管好關口這隻「腳」,以實行「兩條腿走路」。畢竟市民總要外出買餸買口罩,甚至是上班,不可能一直不外出。如政府一直不進一加強措施限制跨境人流,令社區的風險增加,卻一味怪市民外出,這對防治疫情又有何幫助?

(編按:在社會的不同聲音呼籲下,特區政府終於修訂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的入境政策,分別在2月17日及19日宣佈,於20日開始採取新措施:規定外僱人士,來澳前曾到內地須於珠海隔離十四天;在口岸設立檢查站,針對有風險人士或來自高發地區的旅客、每天多次不正常往返內地的澳門居民,進行醫學檢查。)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