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滔:輕軌票價欠邏輯 缺輕軌巴士轉乘計劃難吸引市民

經歷16年的規劃及建設,輕軌氹仔線終於在本週二(10日)通車,而同日政府亦公佈了輕軌的票價制度。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輕軌終於開出了頭班車「有好過無」,但是政府亦應要反思整個輕軌乃至本澳的公共交通方向是如何處理,「究竟現任的運輸工務範疇官員,包括羅立文及林衍新,他們對於本澳交通政策的規劃,是否有一套心目中的模樣,而不用向公眾交代?因為我實在無法從政府現有的資訊邏緝,去研究輕軌票價制定以及未來的方向。」

對於輕軌票價的制度,週二公佈的行政長官批示訂定乘搭少於或等於三站票價為6元、少於或等於六站是8元、少於或等於十站則是10元。另身高不超過1米的小童及持有長者或殘疾人士電子卡的乘客免費。而12歲以下的小童、未持有電子卡的年滿65歲的長者或殘疾人士和持有電子預付卡的乘客票價為半價。持有學生電子預付卡的乘客票價則為25折。

林宇滔質疑,當局所釐定的輕軌票價的優惠標準與巴士的優惠模式完全不同,且輕軌的優惠較巴士更為複雜,「究竟上述優惠的細則是如何定義?為何同樣是公交,還要設定這麼複雜的標準?」

欠缺輕軌巴士轉乘計劃 如何吸引市民搭輕軌?

票價公佈後,許多網民質疑票價訂價太高,無法吸引市民轉搭輕軌。林宇滔坦言,以輕軌的運作成本來看,當局釐定的票價其實不算貴。而輕軌本身已有固定的運作成本,即使有多少人乘搭也不會增加太多成本,「明明只有氹仔一條線,為何還要按站收費?現在已建成了,你是否要鼓勵人們乘搭?」加上政府直到今時今日都未有定出輕軌與巴士之間的轉乘安排,「輕軌有覆蓋已經不廣,如何增加其效益?若不在轉乘上去想,不在票價上令輕軌有吸引力,其實這筆錢就白白花去了。」

他指出,「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構想(2010-2020)」表明在2015年時,本澳的公共交通將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但明顯地是沒法實行,直到今日輕軌氹仔線通車,當局亦未有公佈巴士路線的調整計劃,「現在又是否變成巴士為主輕軌為輔呢?最起碼現在巴士與輕軌是獨立營運的,這樣明顯就會有問題。即使你調整了巴士的路線,但卻沒有轉乘計劃,是否要迫氹仔市民傾向不用公交?即使有輕軌時又要繼續塞在路上?這樣輕軌又有何用?你收6至10元,但只能在氹仔遊走,除了旅客誰會坐?」

第四通道不行輕軌 東線另起跨海通道要210億?

輕軌氹仔線總算是通車了,至於輕軌的前路又應該如何走下去?林宇滔認為,政府應按照其象諾盡快完成輕軌媽閣站及石排灣線的建設,貫通澳門半島及路環。至於政府近年提出的輕軌東線,林宇滔則指,從方向上是認同的,但政府至今都未有面對過預算的問題。根據去年的審計報告指出,單單是輕軌東線,造價就達到210億,佔輕軌500億總造價超過4成,「東線原來的規劃就是從氹仔客運碼頭經第四通道到達新城A區及關閘,但後來才知道第四通道的設計不包含輕軌走線,這麼貴的原因在於要多建一條跨海通道。」

「為何不考慮在第四通道中加入輕軌走線?政府一直拖,未有做到效益對比,如果有輕軌走線,建設可能會遲一點,但會慳到不少錢,但這方面政府從來沒有想過。」他強調,輕軌東線有其必要性,「若能連到關閘,這樣輕軌就已有基本的分流功能,因所有旅客或居民都能透過輕軌從北往南,雖然未必對澳門半島內部的交通有很大效益,但至少可以將乘客連接到口岸及離島。」

第四通道的工程項目今年才正式招標,林宇滔批評現在已騎虎難下,「究竟還可不可以修改第四通道的設計?」強調政府應盡快交代多建一條跨海通道的造價是多少。

除了輕軌東線外,途經內港一帶的澳門半島西線是否興建、怎樣規劃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之一。林宇滔認為,現時本澳面對著內港防洪的問題,大可以一次過將外環公路、輕軌、治水問題「一石三鳥」地解決,「現時每個月浸一次的天文潮要如何治理?澳門半島西部沒有外環道路,若能一次過將這三個問題解決,相信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也會涉及到內港一系列碼頭的處理問題。雖然這是難題,但我覺得當要建的時候,一次過做好這三件事,才會是比較完整的方案。」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