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豪:澳門人不應只是「食花生」 選舉是集體表達、抒發不滿的渠道

2019-11-29 香港區選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57401

時間:2019年11月30日 14:14

香港區議會選舉週日舉行,泛民主派以壓倒性姿態取得389個議席,獲得17區區議會的控制權。澳門立法議員蘇嘉豪認為,香港的區選對於本澳來說絕對有啟示,因香港的社會、文化輸出對於本澳來說有長期及深遠的影響,「若天真以為香港的事澳門人只是食花生,這就太過簡單及天真。但是長久以來,尤其是過去數個月的事件,仍然看到有一些市民甚至是官方都試圖覺得我們可以獨善其身,澳門應要深刻地去上香港這一課。」

蘇嘉豪指出,今次的區議會選舉一貫地影響著本澳,「不少人問到『澳門何時才能像香港一樣,在民主推進上達成這樣的成效?』許多人都會覺得澳門沒有可能,或者有排才輪到澳門,但至少提出這一問題,就已是非常好的反思。首先不會妄自菲薄睇得出這個問題,第二是仍然有一些願景,在澳門是希望去追求的。」

不少評論認為今次區選的結果,明顯地與港府在「反送中」運動上的態度有莫大關係。蘇嘉豪認為,今次區選顯然是一個民意的爆發,市民透過選舉這一種最和平、最有集體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出對政府以及建制派的不滿。反觀本澳的市政機構,市民連票都無法投、選舉也無法選,「這是否就代表社會的怨氣或不滿可以掩蓋著?顯然不會,恰恰相反的是,透過和平、定期的選舉,讓市民集體表達、抒發不滿的情緒,能適當地舒緩社會的怨氣。即使像香港,過去半年史無前例的危機,都能達到這一效果,更何況澳門沒有這些危機?我覺得能夠做到這個效果是更可以的。」

他續指,由於全球化的影響,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遇到社會急速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副作用,牽連到許多前所未見的社會問題,滋生出許多社會危機,「大家都是在一個壓力煲內生活,只是看壓力的大與小。澳門我看不到壓力少得去哪,在這個壓力煲下,民主政制的發展不只是在現有的機制下更加民主,包括特首、立法會、市政層面都好,包括其他諮詢委員會,這些全部都是開一些孔去舒緩壓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當然市政的開放、民主參與是對於每個地區都十分重要,開了這些口,遇到大小問題都可以即時、和平理性方式去舒緩,否則壓力不會消失之餘,還會以其他方式爆開。」

第五屆特區政府還有不足一個月時間就會上任,新一屆政府應如何處理如香港般民意的爆發?蘇嘉豪認為,香港今次的「沉重教訓」,讓人看到政府三番四次以反應極慢的方式回應民意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今日大量的人群和平地要求你去收回一些東西時,你過幾個月才去做這個動作。大家對於各樣的暴力,都希望有更獨立的機制去調查時,你過數個月才說考慮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作為統治者,只要有一個常理,都知道這些是很快就要去回應的事,亦是合情合理的訴求。」

他亦指,無論是香港還是本澳,政府往往都會太低估市民對於社會問題的觸覺及認知程度,覺得只要推一些政策、法案出來,當沒有人出聲或懂得這件事時,就可以暗渡陳倉地過,「事實上不是如此的,尤其是近年許多政府推出的法案或政策,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指出問題,即使指出不了問題,也會提出一些質疑,為何會這樣?政府一方面試圖去硬推,另一方面又解釋得不清不楚,有許多資料原本一早就有,但是他就不說出來,直到你問兩句才擠一點出來。」

「這樣一來一回,即使最終可以硬推成功,或順應民意收回,但大家不會失憶,這個過程就會累積市民對政府的質疑及不信任,一單如此兩單如此,數得出十單八單,政府的管治威信何在?如果他覺得有理有據、行得正企得正的話,理應一開始就在推出政策時準備好所有資源,完全及清晰地解釋。」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