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海面五日內兩現中華白海豚死亡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憂慮海豚生存狀況

綠色生活 藝文爛鬼樓

文:大蔥

網址:https://aamacau.com/?p=54666

時間:2019年07月4日 20:20

五日內有兩具中華白海豚屍體在澳門海岸被發現。多個關注環境的團體都紛紛轉發消息和討論這些中華白海豚的命運。筆者也聯繫了身在香港的澳門學者麥希汶。為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做調查研究的希汶也對這兩起事件表示憂慮,同時提供了一些瞭解事件的角度。

海洋污染正殺掉海豚

在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近年數量大減(資料來源: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根據海豚保育學會常年在海上的調查研究,目前中華白海豚受到的威脅有很多,包括有水質污染。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會積聚在海豚身體的脂肪層。海豚媽媽就會在哺乳過程不知不覺地把這些有害的重金屬傳給初生的海豚寶寶。這些重金屬會影響海豚的發育,令海豚寶寶的身體無法承受,通常都無法活過一年。

一些間接的因素也會影響海豚的生存。例如海上工程所引起的海水污染、海底噪音等問題,都會令海豚的免疫系統減弱,就會造成海豚更容易生病。有一些病更會導致海豚死亡。另外,港澳間來往的高速船也常常會令到中華白海豚受傷,船的噪音也會影響牠們的健康。關於這一點,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表示,會將他們研究出來的改道方案去信船公司,希望可以被採納,為海豚的生存減少障礙。

發現海豚擱淺應怎辦?

希汶又分享,如果我們在沙灘上看到一些擱淺的海豚或其他海洋動物,市民應儘快打電話給政府的相關部門,說明發現的時間、地點,辨認海豚是否生存,以及初步判斷海豚的品種。如果無法辨認,也可以給對方描述牠的身體特徵。如果海豚已經死亡,專業人士到現場之後會先判斷遺體是否適合轉移。如果無法轉移,就應該就地解剖。可用牙齒的切片來判斷年齡,從胃部判斷海豚的進食狀況,例如是否有足夠的食物,是不是吃進一些垃圾等等。

為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做調查研究的澳門學者麥希汶(左)

不過希汶亦坦言,屍體腐爛的程度都會影響專業人士的解剖和判斷。如果腐爛過分嚴重,就會令專家學者很難通過身體的特徵來判斷海豚的情況,所以,一旦市民發現,一定要越快通報越好。

海豚解剖報告 市民有權知

 希汶亦都指出,海豚屍體的解剖報告,國際上一般會在半年或一段時間之後擺上網,供市民查閱,讓市民知道海豚因為什麼事情而死亡。沒錯,市民都有知情權。不過在澳門,希汶表示只看到新聞報道通常簡單地寫品種、體長、「等待化驗」等,「但一般人揾唔到『化驗後』的資訊」。

最後,希汶也希望公眾藉由事件關注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狀況,一起推動保育工作。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