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論壇探討智慧交通及旅遊 市民質疑措施的科學及實用性

「澳門論壇」今日探討智慧交通和智慧旅遊。有市民發言時批評,澳門人口及旅客越來越多,交通需求越來越大,但十多年來卻感受不到政府做過什麼措施真正能舒緩交通壓力。亦有市民質疑當局收集數據的科學性以及實用性,例如當局稱本澳巴士候車平均時間約6.6分鐘,但市民卻覺得完全不準確。即使能夠預測到交通擠塞狀況,但關鍵是如何做好疏導措施。另外有意見關注各類智慧應用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憂慮長者使用不便,希望當局向市民和旅客加強宣傳。

智慧城市聯盟協會理事長黃承發表示,智慧交通除了實時交通發佈系統,預測更為重要,尤其是有日程且可能造成交通問題的事件,更應該提前列入預測。至於突發性情況,則需要不斷調試智慧交通系統以便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他又認為,硬件和軟件也可以做出更多支援,包括智慧燈柱、駕駛車輛內加入智能裝置,利用發財巴的定位系統收集更多交通數據,增加智慧交通的能力。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雷民強表示,本澳智慧交通方案相對保守以及未能全民參與,他希望可應用更多新技術。可參考國外做法,涵蓋道路車流量、起點和終點分析以及車牌識別。他說,要解決澳門交通問題的關鍵是控車,釋放更多路權讓巴士使用。現時市民不使用巴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搭巴士無效率,若果能夠提供「點對點」的公交服務,相信好多市民願意放棄使用私人車輛。

交通局交通設備處處長賴健豪回應指,巴士報站APP截至11月已經有54萬次下載,顯示澳門市民使用率高。當局計劃明年加入「點到點」的查詢服務,分析市民需要出行的起點和終點所需的最短時間,並提供巴士轉乘次數的多少、不同路線的預計耗時以及步行建議等。全澳有30個電子報站亭投入服務,方便長者使用,而乘車舒適度方面,明年希望在一些巴士路線增加車廂客流的計算系統,讓市民可以在巴士報站APP得知有哪些巴士舒適度更好。

旅遊局計劃明年初推出三個智慧旅遊項目,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代廳長蔡昌鴻表示,,即將推出的旅遊資訊交換平台將是智慧旅遊核心項目,透過匯聚與旅遊有關的數據,可令市民和業界得知各景點的人流狀況,從而適當規劃出行和業務部署。旅遊資訊交換平台會收集更多集中且關鍵數據,首階段建立的智慧客流應用,涵蓋熱門景點人流頻率、多人時段,為市民出行以及業界規劃做參考。目前率先會預測20個景點的人流量數字,需要很多線上和線下的工作配合。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