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碗規劃乜都要有? 有市民憂活化變惡化

荔枝碗船廠片區被列法定文物場所,文化局建議把船廠片區劃為 4個分區保護。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路環荔枝碗保育規劃。有市民今早致電節目表示,荔枝碗片區除了保育外,可有更多元用途,「總之乜都要冇,做返第二個官也街」吸引更多居民和遊客使用。但亦有市民擔心,大量的人流會破壞原本寧靜的生態環境,影響水體質量和鳥類棲息,「活化變成惡化」。亦有市民關注,荔枝碗在去年未獲評定為法定文物前,被政府拆卸的 2間荔枝碗船廠未來的保育活化方向。

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表示,文物保護有最少介入原則,不能夠為了滿足設施的豐富就犧牲環境生態作為代價。他希望澳門可以發展綠色環島遊,居民和旅客遊覽路環的時候,盡量不要用車直接到達,多使用步行,「例如在路環西側岸邊一路行,行到去竹灣、黑沙,比較遠足的郊遊情況。」

他又表示,荔枝碗船廠片區被列為法定文物場所,是政府和社會共同承擔保育荔枝碗的責任體現,他稱,未來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文化核心,除了生態環境保育,亦可以思考如何打造成為澳門的文化場所,包括讓荔枝碗村民以說故事方式,以及讓造船業的工匠展示造船工藝,讓傳統造船業走出去。

文遺會委員李熙爗表示,活化要配政府的政策,政府到底想將荔枝碗發展成什麼場所。「大家想唔想一個寧靜的地方成為熱鬧的地方?」他建議政府在規劃上,參考香港大澳的發展方式。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表示,活化是保護文物的最重要手段,將來利用好荔枝碗片區,既要體現文化價值,又能夠使用到空間資源。有關部門已經進行規劃,有一定的準則,希望這個片區能夠體現傳統和生態的價值。工務局進行荔枝碗規劃時,考慮如何有效運用整體資源,文化局會從文物保護角度做主導提意見,但涉及片區規劃、配套和周邊功能的整合,則由工務局做主導。她稱,船廠4個片區,除了會完整保留部分船廠,亦有空間展示造船工藝,剩餘的空間可加入悠閒和文創元素,分區 4即荔枝碗對出的水域,亦要求保護好維持自然環境和水體特徵,未來規劃上或會諮詢相關部門,達致環境和生態共存。

至於被拆卸的2間荔枝碗船廠未來的保育活化方向,梁惠敏表示,這 2個地段屬於建議保護的船廠片區分區 3內,局方初步有 2個保護方案,分別是維持現有的空間特徵,若未來這個空間對周邊居民利用有益處,則會繼續保留;另外是參考分區 2採用玻頂形式,以及維持大跨度桁架結構、沿街及臨海建築立面的通透性等,選材時將採用金屬和木材以便復原,高度上亦需與現時船廠高度一致,即不可高於 11米。

另外,梁惠敏稱,當局一直有做相關的造船工藝推廣,未來考慮片區內有 2間造船的展示館,展示本澳造船工藝,亦會設互動空間讓市民感受造船流程和本澳船廠過去的分布情況。至於有否可能造整條船出來,則要視乎條件。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