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學派的啟示 4

前文提到中國電影市場井噴式發展與中國電影理論之間的漸行漸遠,來源於以下文章中的第九點(這篇文章可說是近兩年被引用得最多的評論文章之一。)

「電影觀念的滯後性在理論學界還表現為另一種情形,就是完全用西方電影理論套用中國電影,有時甚至是削足適履,不符合西方電影發展的標準要求就會受到義正辭嚴的指責和諷刺。

伴隨着新世紀以來市場化、產業化的歷史性進程,中國電影面臨着好萊塢電影、尤其是商業大片的衝擊和挑戰,面臨着國內文化市場以及大眾休閒生活多樣化的影響,社會文化語境也呈現出了複雜、多元、眾聲喧譁的狀態。

中國社會的大眾生活及其審美表現方式、文藝的價值取向等,都迅速地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換、轉向、轉型。

但是,中國電影理論批評沒能追蹤電影實踐的發展並且對新的電影現象作出及時的反應,卻出現了學術化、學科化的轉換、轉向、轉型,與中國電影實踐不是相向而行而是漸行漸遠。」

(摘自《當前中國電影的十大挑戰》2017年7月4日 http://bit.ly/2Nlr6hI

「中國電影理論批評沒能追蹤電影實踐的發展並且對新的電影現象作出及時的反應」,在筆者看來,這正是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太急速所引致的,根據《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為559.11億人民幣,比2016年增加了13.45%,雖然電影市場很巨大,但電影理論批評或電影學術研究是否就必須要追蹤電影實踐的發展呢?筆者認為這是屬於電影四大方向中的「電影商業研究」範疇,有關聯但不太牽涉電影學術研究,反而學術研究正正需要有自己的學術自由和研究自由,總不能甚麼都跟隨市場走向而限制自己,這無助意識形態的多元開放。

 

總結:

全球電影發展經歷一百多年的歲月,漸漸發展出四個互有關聯的方向:電影創作實踐、電影美學研究、電影學術研究、電影商業研究。而這四大方向亦漸漸影響當今電影科系的課程結構。近年「中國電影學派」的討論可視為契機,重新審視中國現存的電影科系結構、重新審視中國自己研發的理論、重新審視電影市場結構與消費模式或意識形態之間的關連。

首先中國可以多鼓勵非電影系科多參與電影的討論,例如哲學、文學、心理學等,這可增加電影討論的多元性與深度;第二,學術研究和理論研發有國際公認的、嚴謹的、規範的論證過程,需要長時間、不同領域的學者人才去參與,因此實在無需急著堅持必須要用中國自己的話語來闡釋問題;第三,雖然在當今政治氣候之下,必須要加入配合十九大精神等政治修辭,製作一些政治宣傳電影是無可厚非,但若然所有電影都要加入民族氣派、中國特色等元素,實屬不必;第四,如果市場上所有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都趨向一致,那人民只好尋求他國的電影。中國想要學習荷里活、成為荷里活、最終取替荷里活,但完全市場主導的荷里活本身亦有許多弊病,中國要有更開闊的胸懷,接納多元價值,才能迎來電影黃金時代,正如前述王教授心生嚮往的電影黃金時代,正是在經濟發達和開放的意識形態下產生的。(4之4完)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