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化棄文評 談駿業:邏輯本末倒置

062 兒童,有權嗎? 紙本月刊

文:論盡藝文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7177

時間:2018年06月25日 10:10

為活化棄文評,談駿業:邏輯本末倒置

為活化棄文評,談駿業:邏輯本末倒置

對於文遺會有十四位委員不建議將荔枝碗評為文物,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認為,有關理由讓人覺得本末倒置,形容現時的邏輯是以偏蓋全,恐怕荔枝碗的故事會被連根拔起,名存實亡。

文化局引述文遺會認為,荔枝碗片區有十幾間船廠,被評為文物後,設計會受到法例限制,未必有利活化。考古系畢業的談駿業認為,討論文物評定與活化是兩回事,活化可由文物評定後決定,從文物評定角度而言,只需評定其價值,如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等。「成為文化遺產不一定要去活化,只要能夠展示其歷史、建築、文化價值,或本身的生態價值的情況下已經足夠。」又直言,「你說不利未來活化就不評為文物。《文遺法》有沒有規定要活化才可評為文物?或說我們評為文物的焦點是要活化?」「現在讓人覺得本末倒置了一件事。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

談駿業又指,文遺會十七位出席的委員中,有十四位不建議評定,佔約八成,而政府表示公開諮詢有亦八成人支持評定。「現在好像告訴你,因為我們八成幾的人說要活化,所以不評定為文物。這說法說不過去,因為想評定的人有八成幾,而且那裏有三百多份,而這裏(文遺會)是十七個人。」他形容,現時的邏輯是「以偏蓋全」。「佢 (文化局)覺得有些代表諮詢了,已經可以,其他不需要再去考量,永遠都話我們是少數、少眾。對於澳門整個文化事業發展,是一個非常不利的狀況。」

「我相信不是沒空間讓他們做到活化,而是你想盡情地活化,而去剝削大家想知道荔枝碗的文化價值。這是他們一個委員會扼殺了我們可以參與的權利。而我們可以保留到的是甚麼?是否要將歷史變成一個平面?只能從文字同畫面去閱讀?不能入去感受?」「我們需要一段有溫度的歷史。點樣有溫度?不是看了冷冰冰的文字,好像與我無關。」

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

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

談又質疑,如將來片區被評定,船廠一磚一瓦難以原樣修復,是否文化局做不來。「在你當日臨時加固時,你要拆時,有沒有做好本身的紀錄?」並表示,自《文遺法》推行以來,社會有不少反應,荔枝碗的文物評定亦如是。「對於文化局,你執行《文遺法》的力度想去到哪?你作為執行單位,預視因為他難就不想去執行,係咪咁冇魄力?」又指船廠負責人被政府要求每年要維修船廠,即使明年不知能否被續「水位紙」,「這就是約束。」「為何今日要成為大眾的集體回憶時,你可以說我們沒這樣的資源情況下,就唔維修?這反映文化局或文遺會內的人,你自己知唔知自己在座時的責任?」

恐村民要被遷 
荔枝碗故事被連根拔起

他指,正如政府所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公眾利益,更應讓公眾參與。如活化的過程有村民參與,村民最少會有在地感,但不排除將來當局會以「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為由要村民搬走。若這發生,「這荔枝碗已經不是要成為文物的荔枝碗,而是新的一個所謂『活化開發區』,甚至主題公園,不會再是我們原本的荔枝碗。」

「到現在再涉及思考未來時,村民可能真的不會存在在這地方。一路都說重大公眾利益,將來可能要應付荔枝碗每年一百萬的遊客,村民只是一個少數。我們現在較憂慮村民將來的安置。」他表示,不少村民希望留在荔枝碗,作為經歷過荔枝碗的群體,希望可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們幾代人可能已經在這生活下來,他們如要搬走,更加會看到澳門的工業遺址將會連根拔起,名存實亡。荔枝碗繼續存在,但已不是那回事。」

他表示,關注組正研究在荔枝碗可做甚麼工作。「我們每一日都需要去紀錄,我們的工作大家看來好像沒甚麼重要性,但看到荔枝碗一直在轉變,而令到荔枝碗造船廠被孤立。我們要將這些告訴其他人,不是說它有可能不存在,就唔做。我們需要繼續去做這工作。」又指現在國家正推行「大遺址」保護,未來或會邀請考古或歷史工作者分享他們對荔枝碗的意見,「唔係一個活化可行咁單純。」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