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一直批評,氣象局在懸掛風球及發出風暴潮警告時頻頻出現誤判、誤報的情況。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記者會上表示,氣象局已修改《熱帶氣旋信號》的行政命令,將會新增「強颱風」及「超強颱風」級別,即將熱帶氣旋級別由原來的4級增至6級,預計本月內公佈。當局亦會於本月內完成評估發出風球訊號的內部指引,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建議,由以往每小時平均風力修改成每10分鐘平均風力。當局並會修改《風暴潮警告》行政命令,由現時的3級增至5級,希望能更有效反映風暴潮的水浸程度。
而在應急避難及轉移安置場所建設工程上,當局將會設置16個避險中心,分佈於各區。當宣佈緊急撤離時,方便有需要居民就近避險,中心內提供床墊、睡袋、日用品、飲用水、乾糧等基本物資,最大收容量達23,872人。當局亦設4個集合點,供老弱殘疾、行動不便者集合,由警方協調交局接載至避險中心。當局並設有4個緊急疏散停留點,當水浸發生時,作為就近居民向高處逃生的緊急疏散點。
被問及若當局要求居民撤離,但居民拒絕時,當局會否採取強制措施撤離居民?保安司長黃少澤指,撤離計劃可分為強制撤離及自願撤離,當本澳處於極度危急,對居民生命有直接影響時,當局可以運動一定權力來進行強制撤離。他期望在未來修改《民防綱要法》時社會可以給予多點意見。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則表示,當局將於本月28日進行颱風民防演習,屆時會對此進行測試,以檢視當局的承受能力及評估在低窪地區撤離居民的難度。
建設應急指揮應用平台 本月28日民防演習期間投入測試
另外,政府與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設計以5個子系統為核心的應急指揮平台,5個子系統包括資源管理、突發事件接報、應急事件處置、預警發佈及一張圖。預計今年4月28日前可建設核心模塊及形成澳門應急指揮平台的初步框架,當中部份子系統將於本月28日颱風民防演習期間投入測試。而2019年可以完善提升一期系統,預計於2020至2021年建成完善完備的應急指揮平台,及新民防行動中心設計建設。
政府資助中小企安裝防浸升降台、防洪門
政府亦決定推出中小企安裝「防浸升降台」及「防洪門」資助計劃,向受水患困擾的合資格商戶提供資金補助及技術支援。當中「防浸升降台」資助計劃的資助比例為總費用的8成,上限10萬元,將於本月18日推出。而「防洪門」資助計劃預計於今年6月推出。
民防法修法短期內諮詢
另外,政府亦指,修改《民防綱要法》及其2部配套行政法規的框架文本已初步草擬完成,將在短期內展開諮詢。黃少澤表示,當局近期會將文本送交行政會進行政策方向的討論,完成討論後會再收集市民意見,經歸納意見並草擬法案後再送交行政會。
對於《民防綱要法》將傳媒包含在內,有記者質疑政府事先有否徵詢傳媒意見?黃少澤指,經參考鄰近地區尤其香港的做法,香港許多傳媒都有參與民防工作,傳媒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極大作用,期望透過傳媒發揮溝通的功能,讓市民更直接地得到訊息。可行的法律法規,發佈訊息,給予居民,給予工作指引,保障生命及財產安全,危機減到最低。在危機處理時,最好要建立雙向溝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