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咖喱飯

半島裡外 藝文爛鬼樓

文:路家

網址:https://aamacau.com/?p=45177

時間:2018年02月21日 0:00

孫中山與咖喱飯 (Photo by Taylor Kiser on Unsplash)

孫中山與咖喱飯 (Photo by Taylor Kiser on Unsplash)

有說,因為孫中山幫了一個印度人,所以日本出現了咖哩飯。

話說日俄戰爭後,東京成為亞洲反西方殖民主義的根源地。當時印度支持獨立的革命領袖Rash Behari Bose(拉什.貝哈里.博斯)因事被英國政府追捕而逃至日本,並認識了孫中山等人。據講,孫中山積極協助博斯,博斯亦因而認識了日本近代傳近人物頭山滿。博斯後寄居於頭山滿的好友——在新宿賣西點麵包的中村屋老闆相馬愛藏及相馬黑光夫婦家中,最後更迎娶了他們的女兒俊子。據講,博斯為了答謝相馬家,就將正宗印度咖喱的秘方送贈予外父外母。所以「咖喱配方」也可算是博斯的聘禮。

當然咖喱要在日本落地生根,並自成一格,還要很多環境因素,也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決非如此簡單地「因為孫中山」。事實上,印度咖喱亦並非博斯所發明,只是因為他是印度人,剛好會煮些家鄉菜(搞不好還可能是唯一一道他會煮的菜),剛好去了日本,剛好娶了日本太太,就把食譜寫給太太一家,(好讓自己常有家鄉菜吃?!)但就恰恰成為了日本咖哩的起點之一,可見不少菜式的出現正是因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着各種原因相遇、交流,從而演變出各種各樣的美味。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可風過無痕,特別是在浩瀚的歷史中,很容易就會被淹沒,但家鄉菜就為此增添了一道美味的註腳。最後,想說據講孫中山不只跟日本咖喱的發展有關,亦是澳門榮甡蠔油莊的忠實粉絲,經常派人到榮甡買蠔油送到南京,可見食物多麼廣泛地連繫着我們,且是橫跨世代。

資料來源:《食光記憶——12則鄉愁滋味》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