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一片美麗的雪松,閃亮的聖誕球掛在翠綠的聖誕樹上,嬌羞的小鹿如此生動可愛,不定時就會飄起雪花。美麗的聖誕村啊,屋頂雪白閃亮可是積雪?還有旋轉木馬和充氣城堡,孩子們的樂園。美好的節日熱鬧非凡,我們彷彿來到了北歐——聖誕老人的故鄉,大家手持一個LED氣球,彷彿從聖誕老公公手裡拿到禮物那般快樂。
然而這些美好幻象的背後,卻是一個字——「膠」。無論多麼美麗的表象,最終的命運都是,該如何處理這些膠。不是不需要美麗的幻象,城市需要節慶,需要用美來安撫勞累終日的民眾的心,孩子也需要節日,他們喜歡市集、喜歡有玩伴的遊戲。但是如果短期的狂歡越來越依賴消費主義、而裝飾則極盡華美卻不顧使用後的處理問題,這樣的狂歡意義,在目前的城市困境下,顯得有些矛盾和可笑。
全球的膠災是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塑膠的輕便和廉價讓它們被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如果正常的渠道,可以回收是最理想(不過回收的過程通常伴隨著污染,可見紀錄片《塑膠王國》),如果沒有回收,進入焚化爐,則會貢獻霧霾的一部分。更多更可怕的是那些處理不當的塑膠,很多都來到了海洋。動物們都不認識這種新玩意,它們或與塑膠玩耍、或當它們是食物,於是信天翁的肚子裡裝滿了塑膠、海龜的脖子被塑膠套圈住無法呼吸之類越來越常見的動物慘案。
塑膠是不能真正溶解的,隨著時間的沖刷,他們慢慢變成塑膠微粒。現在海洋裡塑膠微粒的比例幾乎已經超過海洋的生物,那一鍋的塑膠濃湯,被魚喝下,最終來到我們人類的肚子(見紀錄片《海洋塑化記》)。環境的問題、動物的慘況,如果漠不關心,最終人類會自己遭殃。所以,減廢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減塑。能夠採用來源可持續的天然材質,就不要採用塑膠;可以自備購物袋,就不要塑膠袋;從各種細節,減少生活中的塑膠產品。
澳門的民間在facebook上有一個group「澳門減塑日常」,成員們在群組裡分享各種減塑的方法,從生活的各個細節都有。例如有成員分享買菜如何走塑,「無膠袋買餸,紗布袋裝菜同水果,餐盒裝魚;大愛後面嗰個紅白藍,容量大,易清洗,孭上膊頭仲可以hand free」。
「澳門減塑日常」還為支持自備餐盒餐具,走飲管的餐廳繪製「減塑地圖」。也有團體綠色未來舉辦「減塑聖誕派對」,一個開心的派對,可以完全沒有即棄的餐具,需要的,無非是一顆關心未來的心。
土耳其凡城舉辦「用回收物品裝飾街道」(Recycling street)活動,市民們一起用回收塑料拼出一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壁畫。這項活動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推動垃圾回收與循環利用。凡城市長表示,「目前該市每天的垃圾回收量已從1噸提高至15噸,2018年計劃實現每天回收30噸垃圾。」讓市民們娛樂的活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娛樂的方式。
澳門的每日人均生活垃圾量超過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等大多數鄰近主要城市,回收率也長期偏低。焚化的處理最終都無法避免排放有毒的氣體,而堆填區已經爆滿(論盡紙本024〈用垃圾再填一個澳門〉)。這樣的情況下,民間已經開始行動,而作為政府部門,除了賣廣告宣傳源頭減廢外,更應當在實際行動上為市民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