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公屋供應足夠有突? 吳國昌︰假數字誤導市民

政府日前公佈花費150萬委託機構做的公屋需求研究報告,報告指,預測本澳公屋中、長期潛在供應單位數量為4萬多個,足以應付未來十年公屋需求。立法議員吳國昌批評,有關報告刻意嚴重低估經屋需求量,亦忽略部分社屋的需求,與澳門現實完全脫節,「可以講係用假數字來誤導市民,為政府保駕護航。」

政府在2013年的千九經屋申請有近4.3萬份申請,經初步審查後,獲接納申請亦有近4萬份。吳國昌指出,今次的報告卻用人口住戶估算的方式作為預測,「2013年4萬幾,近三年又再有新的需求,然後再加五年、十年,點可能只是四萬幾?」,他認為,報告結果是刻意低估經屋需求量。

吳國昌指出,回歸前後,已買樓的居民,其子女現時都已長大,家庭居住空間已變得過於擠迫,即使有小物業,但現時澳門樓價高企,居民根本無能力再到私樓市場置業,只能寄望經屋。然而,澳門回歸後,政府立即停健所有公屋項目,令社會大量積存這類家庭。「但今次報告覺得佢地完全唔需要經濟房屋,在運算上完全排除了這些需求,這根本在邏輯上完全同澳門現實脫節,係錯誤。意思即係要呢啲家庭過多十年都再繼續等落去。」

報告稱,澳門短中期內難以滿足到公屋需求,但中長期的潛在公屋供應量可以應付有餘。「夾硬低估需求就當可以長線應付,可以講係用假數字來誤導市民,為政府保駕護航。」吳國昌又指出,今次報告亦可以看到政府的立場,即是今屆政府任期內只能提供幾千個單位,但這些亦只是清「舊債」,將回應居民住屋需求的責任推向下一屆政府。

即使今次報告亦顯示出,澳門對經屋的需求高於社屋,但政府始終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公屋政策。吳國昌批評︰「政府不想負起協助本地居民置業上流的責任,如果真係無地方住就住社屋囉,只係用濟貧的方式來處理房屋問題。呢個同澳門回歸以來經濟極度繁榮係背道而馳,根本不理會置業上流的問題。」

 

相關報道︰

報告稱十年後公屋供過於求

李靜儀憂政府有借口拖慢建公屋

https://goo.gl/j5ZWi6

 

經屋幾時重開申請?

山禮度: 預計最快1至2年內

https://goo.gl/Uqkv68

 

報告︰十年後公屋總需求或增至4.2萬戶

2023年前可滿足所有公屋需求

https://goo.gl/3eEfQi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