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加價政府謬論多 林宇滔:徒添民怨

巴士加價方案近日引起公眾極大爭議。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指,現時政府的巴士政策欠缺方向,加價邏輯謬論處處,加價後亦不見得服務會改善,在現時政府財政理想,只因交局內部預算限制的情況下而向市民開刀加價,是徒添民怨。

公交出行 迫你步行?

林宇滔表示,不反對合理使用公帑,但反對政府單以「十年冇郁過」為理由就大幅調整價格。他指,即使巴士加價,市民亦不一定會步行。「一定少咗人搭巴士,但究竟是轉為步行還是私家車,政府是如何判斷?」又指,政府從不公佈原始數據,只公佈對自己陳述有利的資料。「既然有九成人有拍卡,這些資料麻煩你拿出來給公眾去監督清楚,甚至提一些具建設性的意見,去改善公交服務,而不是把數據收起來,只陳述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數據。」

他認為,今次加價的處理粗暴,在現時澳門的出行選擇有限,而政府卻在財政情況良好下表示加價,直言「經濟手段控制剛性需求只會徒添民怨」,而單靠加價減少居民對巴士的需求,但欠缺優化服務以為居民提供選擇,這並非善治之舉。「問題沒解決,又沒選擇,繼續迫(巴士),你仲要加我價,你都講到明,純粹為咗慳錢,唔會改善服務,咁我點會接受?」

冇得揀 再貴都要迫巴士

對於有意見指政府不應補貼外地人坐巴士,林宇滔認為,居民心中最不滿的是上不了巴士,而非外地人士有沒有優惠,加價及差別收費並不能解決此問題。「以澳門現時的選擇,收貴點旅客會不坐巴士嗎?外僱不會坐巴士嗎?到最後一樣會坐。」而即使市民認為不需補貼他們,這樣的劃分其實都牽涉到資源投放,例如居民要多申請本地巴士卡,遺失了亦要特地再去申請,但政府並沒交代如此種種。「如果一個政府對着居民意見,並不了解其核心需求,純粹聽居民表達完就去表面應對,這真是一個低層次的政府,低層次的公共決策。」

政策欠方向 副作用比作用大

「到最後加價方案用來做甚麼?好像在愚弄公眾,到頭來不會實行。但核心訴求有沒有解決?」他表示,最擔心的是政府將來會說已曾提出方案,但公眾反對,最後甚麼都不做。他直指,現任局長上任後做了很多,例如停車場及咪標收費等,「但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是很粗疏,好多懶人做法。做一定有效果,但副作用更大。」

他表示,「公交優先」可能還是特區的整體政策,但公帑預算仍是交通局的局內預算,而非澳門整體開支,財政配備與政策並沒能配合。「之前的公共批給會較靈活,但現在是財政援助的模式,只是交通事務局的一個內部預算,交通局的預算亦受制每年財政預算,交通局預算要減5%,巴士預算亦要減5%。怎減?就減居民的服務,減路線。所謂開新線不過減少其他路線,其實從沒增加甚麼資源。」

 

林宇滔認為,現時政府以局內預算為出發點去調整巴士服務的做法,已跟「公交優先」、「服務創造需求」的原則背道而馳。「其實你成個巴士服務想點?我唔知佢想點。」他認為,為令服務可滿足居民,有時公帑是需要好好運用,以鼓勵居民減少使用私家車及電單車等,又提出巴士政策應服從整體公交及社會政策,而非受制於交局內部預算限制。「點預計公交服務增長,未來幾年有多少增長,跟這部門的預算應該脫勾。」

他指,在新合約中政府應清楚交待巴士服務的目標,直言現時的巴士服務是「四不像」,既非政府主導,亦非市場主導,責任亦相當分散。「點解價格可以十年都唔調整,因為本身系統有問題。巴士公司不用提出加價,因為根本不用理會價格,補貼會補夠。政府又不做,變成集體不負責,責任模糊的狀態。」林宇滔又提到,現時各種電子支付已開始流行,應研究仍指定用「澳門通」有優惠是否合理。「如何形成更有效的競爭,給居民更多選擇,這也是我們長遠要思考。」

 

相關報道︰

經濟學者:巴士加價方案是懲罰全社會

https://goo.gl/oQE9dk

 

巴士擬加價被質疑有心趕走澳門人

https://goo.gl/1Xgh8z

 

政府提巴士加價方案 市民批:倒行逆施

https://goo.gl/4ATCST

 

交局建議巴士加價添民怨

羅司︰多步行有益健康亦可減輕巴士壓力

https://goo.gl/cgnMD6

 

巴士加價分2階段 現金收費劃一6元

電子卡搭一般巴士線收3元 快速線4元

https://goo.gl/MTMpAA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