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聯考」這遊戲,概念的確玩謝你

擾攘多年、醞釀已久的怪策──「四校聯考」終鐵定會於2017年起推行,筆者在此為一眾應屆高中畢業生感到無奈以及了解你們的迷惘。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學生,我們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是,我們有很多選擇,不用像鄰近地區一樣,接二連三受到不同公開考試的衝擊,我們有獨特且多元的途徑,讓學生選擇他們的前路,可以這樣說,基本上,只要你想,根本不愁沒有學位,但現時的政策內,在意識上、教育本質上,均對學校、學生以致社會帶來影響。

四校聯招疑慮多

四校聯招疑慮多

 

不公平的競爭    使邊緣者更邊緣

首先,在意識上,澳門傳統已習慣把學校按知名度、學費以及地理環境等劃分了不同等級,這本來在學生之中已流行「你的大學校譽如何,你的前途也必如何」之感,現時參與聯考的四所大學,三所是官立大學,一所是私立大學,問題會形成,你若能透過聯考入讀這些大學,恭喜你,你是優異生,若否,你是失敗的一群。灌輸學生之間形成優劣、高低之比較,這種意識,就算將來他們入讀其他非聯考網絡的大學,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是「垃圾」,然而,他們多數只是輸給了制度,並不一定輸給了成績。

另一方面,四校聯考希望考四個主要科目,然而,這其實又跟政府本身希望培養人才的想法背道而馳。本來一些學校會因應某些學系,在考試上有不同的設計,如設計科在英文要求上未必會設置得很高,讓主要學科成績不是很好但希望修讀設計的學生仍能入讀心儀科目,貢獻社會。又例如,其實真的有很大一群學生,要他們強行考數學科,簡直要了他們的命,如果四校聯考,他們基本上是被迫放棄,在意識上把這些邊緣的人推向更邊緣,還未出來社會工作,就要陪這些高高在上的局長姐姐玩社會遊戲。

局方對於硬推四校聯考,主要的其中一個出發點是希望減輕學生要應付太多考試的壓力。但顯然,這個聯考,不但沒有減輕學校以及學生壓力,反而卻增加了他們的恐懼。 以前,學生們大概可以在某些心儀學校,選上三個喜歡的志願,最後可按照自身條件,家庭經濟情況等作考量來入讀。現時呢,可以選擇的志願有幾多?分配制度如何?處理不好,隨時帶來社會問題,令社會人才發展不均,甚至令一些人與學習無緣。

對於一些有特別需要的學生(如身障人士),他們本來已有心儀的大學和學科,但最後或者會因為制度問題,而未能得到適當發展。原本該生可以選定一所環境適合的大學,通過獨立考試,按自己能力選擇科目,但在現時制度下,不排除這些學生會因評分制度,獲派到設備、環境、交通完全不能配合的大學,從而喪失使升讀大學的機會。近年學生輕生問題已趨向嚴重,很難想像,這個四校聯考真正推出,「一試定生死」所引發出的社會問題,會是何等嚴重,未能獲適當安排的學生,或是先天競爭力不足的學生,社會又需要推動多少政策去扶助他們,到時,大家就明白何謂「架床疊屋」。

 

是向前踏步還是走向死胡同?!

有時真不明白,這個特區政府,是本著什麼心態和想法去制定一個政策,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幾句說話。其實,這段時期,已有不少前輩、業界人士、學者等等,提出不同疑慮或建議,真不明白,政府為何充耳不聞?到某個階段,就跟市民說「不踏出第一步只會原地踏步」這些恐嚇性的語句,大家需知道,本來在這場博奕裡,不踏出這一步,學生們是不會輸的,反而政府未能提出更多好處來說服學生、家長以及老師,到時,我們輸了制度、敗了學生前途,失去了優良傳統。

筆者明白,官員推出惡策,於他們來說總是贏的,政策得到支持,便扶搖直上,政策未獲支持,首先可以推在類似筆者這些人身上,繼而極其量也不過在官位上原地踏步。你們有門路,有資源,子女肯定會到先進國家接受最先進的教育,但也期望為政策留一點餘地,給學生們一條生路!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