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第五通道可建橋隧 市民憂延誤超支成常態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2175

時間:2016年07月17日 15:15

DSC_1059_副本

興建第五跨海通道在坊間已討論多時,政府早前外判722萬元作海底隧道研究。有市民在「澳門論壇」發言時支持橋隧混合方案,認為需讓單車及電單車都可通行。亦有不少意見指出,延誤超支是澳門公共工程的老問題,希望政府有明確的造價及工期,必須加入罰則,勿讓第五通道成為望廈體育館的翻版。

城規會委員李熙熚表示,新城填海的進度會影響興建第五通道,估計需時5至10年。他認為,澳門海水淺以及地質問題,興建海底隧道需要鑽地30米,落腳點需要較大的空間,造價及維護費用較高,工程時間長,建議政府應同時考慮橋隧方案,只要在設計階段做得好,讓電單車甚或單車通行都沒有問題。

立法議員何潤生表示,現時來往澳氹的跨海交通已達飽和,市民上班上學時更出現超負荷的情況,政府需要盡快規劃興建更多的跨海通道,以達疏導分流交通的作用。他又表示,公共工程出現嚴重延誤超支的情況已成為常態,北安碼頭、輕軌、離島醫院等等存在同樣的問題,一直為市民詬病。他促請政府完善採購方面的法律法規,落實各級官員的問責制度,並監督好承建商依期保質完成工程。

政府今次外判第五通道的研究服務並無公開招標,引起坊間批評。何潤生表示,,政府今次採邀請標的方式,對四間專業機構進行評估再外判服務,過程合法,公開招標有時未能找到專業及有能力的機構承接研究工作。他說,現時關鍵在於政府的透明度,「700幾萬,具體做咗咩嘢,有咩興建方案?」

有意見質疑,澳門工程業界日後有否足夠能力承接第五跨海通道。工程師學會理事長黃承發表示,大型的公共工程可以判給外地公司去做,但「技術經驗無得留低」,他認為,本地公司或工程人員有份參與大型公共工程的話,日後累積到足夠經驗,就可以審視項目的可行性,到項目要推動落實時就能更有信心。

有市民表示,澳門的交通問題在於車輛太多已經超出承載量,如果政府再不下決心嚴格控車話,再多的跨海通道亦無助解決交通擠塞的問題。亦有市民表示,現屆政府只剩兩年任期,「搞咁多大型項目出嚟,下一屆政府能否完全接收?」又質疑建第四、第五通道的目的。「如果是因為博企有太多旅客,用來疏導交通的話,應該可用其他方案。例如橫琴口岸未能完全活化增加流量,現時考慮第四、第五通道方案,係咪有少少傾斜向博企呢?」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