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和平共處的生活」,以上是澳門博物館的自我介紹。
根據國際博物館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而服務的非牟利、非臨時機構,以收集、保護、研究、講解及展出人類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社會環境,並為教育、學習及享受而設立。(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研究」與「講解」都是要傳遞真相的用字,有杯話杯,有碟話碟,而非片面地講述「和平共處」。而縱觀澳門幾百年的族群歷史,亦與「和平」二字甚為緣淺。就拿常掛在口邊的1849行刺阿馬留總督、一二三事件,甚至是1955年澳門開埠四百年儀式的取消,無一不反映着以往華人與葡人之間的衝突。作為一所博物館,「講述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和平共處的生活」,究竟是一廂情願﹖掩耳盜鈴﹖還是自欺欺人﹖
如法國天主教教會大主教Olivier de Berranger曾說:「良知由記憶塑造而成。沒有任何社會、任何個人,能在不誠實或被壓抑的過去中,得到平安。」(conscience is constituted by memory and that no society, no individual, can be at peace with himself if his past is repressed or dishonest. )
環觀全球,不少博物館都無懼展示族群之間的矛盾,以探討「和平」、「平等」的議題。例如美國的寬容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就以納粹大屠殺為主軸,探討種族平等、歧視、欺凌等問題。同在加州的 Annenberg Space for Photography 今年夏天亦展出全球多個地區的難民的相片及影片,反映這群為保命而離鄉別井輾轉流落他鄉的人的苦況。而即使日本於二戰期間曾侵略美國是鐵一般的事實,當地亦設有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講述美國二戰前及後,日裔人士在美國遭受的歧視,讓人從多角度思考何謂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平等」。
因為社會和諧並不能單靠遮掩問題、粉飾太平而持久獲得。真正的社會和諧而要靠大家認識問題、了解問題,透過集體討論而得到共識。
博物館是文化殿堂,是向公眾呈現研究所得,並觸發思與討論的地方。易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中國自古對「文化」二字的闡述,亦解釋了文化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不可分。反觀現時的澳門社會正邁向國際,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多元多彩。澳門人已不只是「葡人」、「華人」、「土生」,還有不少歐美及東南亞族群。事實上,根據上一次的人口普查,在澳門會說菲律賓語的人口,比會說葡語的更多,但目前社會卻普遍將他們定型為「家傭」、「保安」、「外僱」。
由公帑百份百支持營運的博物館,是否該回歸群眾,展現該有的人文關懷﹖
「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和平共處的生活」的澳門博物館,我期待着那裏會出現一個有關本地菲律賓族群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