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得個桔 李靜儀:政研室做乜?!

_DSC4523

(資料圖片)

政府部門「調研成癮」,審計報告鐵證如山,終將這一亂象浮上水面。間選議員李靜儀指出,不光是民調和研究項目,政府部門每年有大量外訪考察、交流行程,公眾也難知道成效。她認為這些由公帑負擔的項目都應將報告在統一網站公開,讓外界知道公帑用得是否合情合理,更重要是建立一個資訊分享平台,令有公眾有機會了解政策背景和不同角度的觀點,有助民間介入、討論公共政策。

李靜儀舉例,光是旅遊承載力,政府已有三個部門在做研究,旅遊學院每年都會做「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之後政研室又做,如今旅遊局又花2千萬請國際機構做「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各部門重覆研究再研究,卻遲遲未見政策推出,已是通病。政府花了大量金錢做研究,但卻少有主動公佈。她又舉例,政府年前透露有一份有關「地下共同管道」的研究,但一問再問,到底報告結果如何?做完未?如今部門也是說不出口。

她又質疑政研室的角色到底是甚麼?作為智囊機構,政研室究竟負責哪些層次的研究? 為何最後政府部門又是遍地開花各自做研究?她強調,不應一棍打沉、否定委託專業顧問機構的需要,如一些創新或澳門少有的專業技術領域,但由這次審計報告可見,濫民調、濫研究已嚴重到一個點。解決方法一是應由頂頭上司、主要官員承擔責任;二是資訊透明化,傚法台灣等地設立統一網站,讓民眾也可分享這些研究成果,既能檢視這些是否真專家,也能讓外界了解政策背景,減少民間對政府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如果政府不公佈,難免有市民懷疑是否有人專門開一些項目俾人賺錢?公開了至少讓人知道是否值得。」李靜儀兩年前已質詢公職局,要求建立這一資訊分享平台,但時任局長朱偉幹聽唔入耳,只稱有些資料涉及「公共安全、未獲授權」不便公開,應由部門各自決定是否將研究或參訪報告公開,由哪種形式發佈。當時朱偉幹亦指有122/84M號法例嚴格監管,確保「公帑使用合理得宜,符合效率、效力及經濟原則」。李靜儀指,事實證明空有法律,多個部門可以輕易跳過,慣性免招公開招標,1500多份調研真涉及機密的又有多少?難再用這藉口搪塞過去。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