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若以益隆炮竹廠為起點,經「施督憲正街」走到「告利雅施利華街」,這條十分鐘便能輕鬆逛完的大直路,沿途已有五間廟宇,且每間都動輒超過一百年歷史。即使從醫靈廟開始算,沿路亦有四間。這些廟宇供奉的神明各有不同,其中幾個卻剛好都與漁民相關。「畢竟氹仔以前都以漁業為主。」氹仔老街坊黎鴻健解釋道。
漁村﹖放眼今天的氹仔,高樓滿佈,車水馬龍,到訪官也街的遊客更是絡驛不絕,小島過往的漁村風貌已被不少新式商店掩蓋。想重塑當年光景,唯有靜聽路旁古廟,細訴昔日的海島情懷。
觀音堂、醫靈廟──華人的福利會
澳門觀音堂是小城三大古剎之一,氹仔觀音堂卻是島上面積最小的一間廟宇。唯看似平凡的它,裏面卻奉着一尊鑲上金箔,有逾百年歷史的觀音像。小小廟宇亦是受法律保護的紀念物之一,絕非「無名小輩」。而與之相隔不遠的醫靈廟,從外觀上雖亦較難察覺其「廟宇真身」,唯對街坊來說同樣意義非凡。
「我以前從不知道它叫醫靈廟,只叫它『福利會』!」黎鴻健笑着說。「以前炮竹廠的工會租用了那地方作福利會,晚上工人可在那裏上課,喜慶時亦會那擺酒,所以我們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叫它『福利會』!」確實,醫靈廟不像一般廟宇:它沒有廟宇常見的裝飾,卻有一副當時民居常有的木趟櫳;它的本名更非「醫靈廟」,而是「嘉善堂」。有意見因此認為,這廟昔日的主要功能並非祭祀,而是讓街坊聚首一堂。「以前醫靈廟內亦放有新的棺木,但不是用來賣,而是當有街坊需要執葬時,幫忙的人可到廟內取用棺材。」黎續解釋,在昔日的華人社會,廟宇兼具多種功能。除祭祀祈福、施棺拾殮外,亦會協助調解紛爭,或是借出地方辦學施教。「以前的廟其實都由街坊們自己管理。」澳葡政府甚少過問。
北帝廟、天后廟、三婆廟──海島的守護神
一路五廟,除凝聚社區外,亦反映了居民的誠心與期盼;天后廟、三婆廟、北帝廟,五廟之中有三間同是供奉水神。「清末民初時,氹仔分『大氹』、『小氹』兩島,周邊都是海。當時這裏主要的產業就是漁業、打纜、裝船等。益隆和附近一帶都有不少船廠和打纜廠。」作為海島,海上交通自然亦是居民的「飯碗」之一。「以前排角路一帶已是海邊,碼頭就在那兒;地堡街跟告利雅施利華街交界,即那一片榕樹的地方,以前也是碼頭。所有上落貨、包括政府船都在那上落。」但岸邊有石,從澳門來的船客都需要坐駁艇才可登岸,「駁艇船家會指着客人大叫『嗰個佬係我架』以防同行搶生意!」
海水帶來人流及貿易,令該區興旺非常。「另外以前地堡街、黑橋街一帶都是海旁,漁船泊岸後經官也街來到嘉模墟擺賣;附近的三家村、卓家村(今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一帶)村民種了菜,也一樣拿到嘉模墟,所以這氹仔舊街市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中心。」黎鴻健回憶道。
龍環回憶──回不去的海島
但今天,不是了。縱然舊城區依然熱鬧非常,氹仔也再非靠海而生。海上的泥沙隨着年月沖積在大氹小氹之間,變成了一片灘塗,澳葡政府於是順勢填海,漁獲卻或因水流改變而減少。後來路氹連貫工路建成,本來是海洋的地方亦漸漸變成泥灘與紅樹林,漁獲生態於再次改變。到七十年代嘉樂庇大橋開通,海島與城市之間的連結再非透過船隻,而是通過陸上交通。未幾,氹仔開始高樓處處。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博企開始一間接一間地於路氹開展工程,繼而開幕。遊客們紛紛慕名而至,昔日的漁村小島迄今搖身一變成為亞洲時尚旅遊熱點。
「由2004年至今十一年了,我都不停找舊街坊訪問、商借相片,希望把這些都留起來,讓以後的人有機會知道氹仔這些故事。」黎鴻健早年已完成並出版《氹仔情懷》及《氹仔炮竹業》,接下來,他要寫舊城區的生活回憶。
「要完全保存氹仔的舊貌當然不可能,追不回去,亦不能阻止他發展。我們現在能做的是把以前的氹仔,盡量紀錄下來,讓大家知道。我們希望把這些告訴有興趣的人,讓人可從蛛絲馬跡,知道氹仔以前是這樣的。」
「這對旅遊一定有用。現在我們去旅行也希望了解當地風土民情和以前的事。你說是嗎﹖」黎鴻健笑着反問。
氹仔嘉模
葡韻風情1. 氹仔醫靈廟(嘉善堂)
2. 氹仔觀音堂
3. 路氹歷史館
4. 氹仔天后古廟(天后宮)
5. 氹仔北帝廟
6. 官也街
7. 嘉模會堂
8. 嘉模聖母堂
9.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