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湯家驊的選擇看澳門年青人的民主路

即時報道

文:陳偉智

網址:https://aamacau.com/?p=19125

時間:2015年06月26日 21:21

陳偉智(資料圖片)

陳偉智(資料圖片)

認識湯家驊先生是從澳門23條立法開始。那一年澳門特區政府啟動23條立法,民間社會雖然有不少反對聲音,但執政者聯盟控制了議會,控制了傳媒,持反對意見的新澳門學社可以做的,能夠做的空間實在不多。

那一年本人擔任新澳門學社的理事長,在學社舉辦了一次關於反對23條立法的研討會,當時出席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香港朋友,就是湯家驊先生。研討會的舉行遇上不少壓力,湯先生來澳時雖然沒有被拒入境,但在澳期間出入都有穿著便服的人跟隨左右。面對白色恐佈,湯先生沒有半點畏懼,這是值得尊敬和感謝的。
湯家驊先生今次宣告退出公民黨和辭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決定,正如公民黨主席余若薇女士所言,應該加以尊重。在湯先生宣告決定的當日,本人在路上遇到了時事評論員譚志強博士,大家都讚賞湯先生向立法會請辭議員一職的決定,認為是一種符合政治倫理的公義行為。因為他參選時是以公民黨候選人的身份,既然退黨便應理所當然地請辭。做人必須有原則,以及對原則的堅持,這方面湯先生是做到了。
每一個團體的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新陳代謝。發展和交接做得好,團體就有足夠的生命力延續下去。港澳的立法會選舉制度,都是投票給選舉組別而不是投給個人。記憶所及,前立法會主席劉焯華先生,就曾經以工聯會成員的身份,在回歸前的選舉組別中排名最後。湯先生退選的時候,點名公民黨的年青成員,他原先的搭擋楊岳橋先生成為補選的代表。這個提議雖然公民黨方面沒有立即回應,不過公民黨本身,在上屆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就確實執行了協助年青人進行立法會的策略,令年青一輩如陳家洛順利進入議會。因為公民黨知道,沒有年青人的世界是死的。關於這方面,澳門的街總、工聯近年也有積極的推行,那麼新澳門學社又如何?


記得2009年新澳門學社在立法會選舉前夕,醞釀組織參選組別時,吳國昌議員認為,因應當時形勢,暫時還是由資深的社員排在名單的前列,但到了2013年的選舉,便應該採取大雞護小雞的形式參選。公民黨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所採用的大雞護小雞方法,就是把年青人排在選舉名單的首位,再由資深的議員排第二位,實行推陳出新,選舉結果讓他們完成了新舊交替。至於新澳門學社到了2013年,為甚麼不執行吳國昌議員當年大雞護小雞的建議,本人作為選舉工程的副召集人,有責任向外界解釋一下。


2013年的時候學社有三位議員,當中以本人資歷最淺,雖然全勤出席但知名度不高。學社內部希望三位議員都能夠連任,但又希望年青人有機會當選,那麼如何安排分組便成為一件十分頭痛的事。本人的態度是,在組別的排名上沒有意見,願意接受任何的安排。但為了爭取年青人有當選的機會,於是主動地以選舉工程副召集人的身分,提出在選舉經費上應向年青人傾斜,這個提議最後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接受。


當年提議學社各組別選舉經費的上限,三位議員所屬的兩組不超過十五萬元,年青人的一組則可以提升到十八萬。選舉期間由於內部出現問題,協調工作一直無法有效執行。最終選舉經費的運用,三個組別都不超過十五萬元,其中以區錦新議員一組的143600元為最多,周庭希組別的143000元為次,吳國昌議員和本人的一組則為138000元。


任何的做法背離本意,最終的後果只會是失敗。新澳門學社汲取了上屆立法會選舉的經驗教訓,在2017年立法會選舉時,怎樣實行大雞護小雞的策略,確保年青人進入議會,相信是學社必須面對的問題。澳門年青人的民主路如何走下去,除了他們自身要努力外,同路人的支持也很重要。


﹙原文刊於葡文報章《今日澳門》,內容稍有刪節。經筆者同意下轉載。﹚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