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擂台】點解洗腦?區錦新秒殺:你地究竟係邊度讀書?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16000

時間:2015年03月22日 15:15

照片 3

電視畫面截圖

 

觀眾:應該加強國情教育,點解唔擔心加強英文教育學生會變成外國人?唔會架嘛?正如教青局廳長講,我地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觀眾:究竟乜野係洗腦?如果最後都會令大家愛國既,咁係咪等同洗腦?…….

觀眾:作為中國人、澳門人,應該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講愛國教育就簡單、粗暴、直接地說是洗腦教育,這個邏輯不合理。

區錦新:作為中國人,應該對中國有了解。剛才聽台下幾位發言,我都好質疑究竟係邊間學校讀?剛才我都同教青局廳長、中華教育會會長講:澳門一直未停過推行國民教育,點解佢地會聽唔到?收唔到架呢?

國民教育係咪洗腦教育?我一直沒有劃等號。不過,如果教材提供的訊息有問題,例如《品德與公民》*當中有幾個章節講國內政經狀況,但只是挑成克儉單獨一宗貪污案,一個好細既群體性事件**,負面內容只佔咁少,好清楚唔係立體地表達中國現時狀況,這就變成有洗腦成份。將來無論推公民教育也好,都應強調讓學生接觸多方面訊息,加強分析和批判能力,這才是澳門教育的發展方向。

照片 1

區錦新:現時《品德與公民》這套書不是全澳學校都用,但有過半數用緊,當中有部分也包括國民教育的範疇。例如中二的課本,已經有半本介紹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政治制度、改革開改、中國與澳門的關係等。當然,說的都是好野居多,裡面曾提及兩個負面的例子,一是成克儉貪污案,一是交通意外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但對整個國家的貪腐狀況沒有深入的分析;每年有過萬宗群體性事件,交通意外引起很小規模的群體性事件被採用,但沒有觸及國家究竟存在甚麼問題,為何會引發這麼大量其他性質的群體事件。

國民教育或許需要加強,但要透過國內出版社協助編寫和出版,我相信有很多事「唔掂得」!如果要編寫教材應由澳門自己做,更多理性的指出國內結構性問題的癥結,如:點解咁多水貨客來澳門?為何會湧到香港以至全世界買野?點解奶粉都不敢在國內買?這些都是深層次問題,作為教育界,我們有責任告訴學生,分析源由,以至檢討國家的體制。我認為,真正的國民教育在現有公民教育的疇範內加強已足夠。

照片

* 教青局2007年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澳門的公民教育課本《品德與公民》

**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發生的群體事件數量逐年上升。1994年中國發生群體性事件約為1萬起,2003年則達到6萬起,2006年超過9萬起,至2008年以前超過12萬起。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年藍皮書》指出,每年群體性事件“可能多達10萬餘起”,這個數字當然是保守,因為另有管道列出的數據多達20余萬起。群體性事件涉及的社會衝突仍然是近年來一直存在的三個問題:徵地拆遷、勞資關係和環境保護,徵地拆遷導致的群體性事件占50%左右,環境污染加上勞資關係問題引發的群體事件占到30%左右,其他的占20%左右。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