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殊教育師資短缺,融合教育的發展和銜接服務還是蹣跚起步,學額緊張逐步浮現,究竟應將融合生置於普通班還是成立專門學校,家長和教育界一直有分歧。有校長和特教老師都反對走回頭路,認為隔離式教育不利學童成長,反而應將融合學校推廣至全澳私校,但師資培訓和學校支援必須急起直追。亦有建議在特定學校設立針對多動症、語言困難、讀寫障礙等的功能教室,區內學校資源共享,為學童提供更適切的輔助。
一旦子女被評估成為融合生,不少家長還未搞清楚狀況先要為轉校煩惱,因全澳只有一半私校有融合教育。一班最多三名融合生,學額實在有限。有家長感慨融合教育有時變了「擋箭牌」,學校更有理由勸喻一些難教或成績差的學生離校,好保持菁英學校的招牌。
被迫轉校 融合生變人球
有任職多年的特教老師表示,部分融合生不適應新校環境,有時轉完一間又一間,境況淒涼。她認為,每年收取政府大量資助的入網私校應負起社會責任,包容接納有特殊學習需求的學生。特教師資不足是澳門一個現實問題,但因此更應將融合教育推廣至全澳私校,令普通班老師調整心態,更積極投入在職培訓「如果每一班都有機會收融合生,那就不會有避得就避、不一定教到他們的想法。學額充裕了,學生也不用再辛苦跨區上學。」
她指出,現時教青局將接受180小時在職培訓的普通班老師,等同擁有特殊教育四年本科學歷,是對專業的不尊重。實際操作上,學生問題千變萬化,有多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讀寫障礙等等。如果老師沒有足夠的認知,如何識別這些學生、撰寫個人化學習計劃,調整課程和評鑑方式?雖然教青局有安排巡迴老師到各間學校提供輔導,但特教老師嚴重不足已是迫在眉睫。 更重要是,二至六歲是特殊兒童的治療黃金期,倘若沒法及早發現,往後糾正偏差行為會更困難,治療時間要多出至少一倍。
六年升一倍 升中學額緊缺
按照外國研究,一個地區約百分之十學生有特殊學習需求,現時澳門有807名融合生,六年間升了一倍,但仍有很多個案未被發現。過去公立學校承擔起大部分融合教育的責任,直至二○○六年教青局開始推廣至私校,每名融合生提供多兩倍資助及其他資源補貼,但有仍接近一半私校沒有參加。現時公校融合生學額已接近飽和,私校只有約一半參加,中學學額比小學更短缺。
浸信中學校長李焯堅坦言,該校個別班級的融合生學額需求已出現緊張,初中十二個班已有三十五名融合生,以教青局要求一班最多三名融合生的標準,差不多見頂。從學生發展角度,他不贊成設隔離式學校,「儘量不要令小孩在一個容易被標籤的環境下成長,寧願在放學或午休安排資源老師為融合生補課,追回進度,也不想數學堂時抽走他們到其他班級上堂。普通班學生也學會包容,上帝做人很公平!可能有人成績很差,但藝術天份很好,同儕間的相處和影響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導。」
李焯堅又說不擔心多收融合生會令學校被標籤,「辦學是一種承諾,只要家長和學生願意走下去,學校都應該提供支援和一路陪伴。其實每間學校都有這類學生,只是未接受評估,輔導的責任就由家長扛起。」
特教人才本地化 迫在眉睫
對於部分家長並不滿意融合教育的銜接成效,李焯堅承認,大部分普通班、資源班老師即使接受過在職培訓,對特教的專業認知仍然未夠,這在教學上是一大挑戰。按照現時融合生的升勢,他認為本地教育學院應設立特教課程,所有師範學生都應選修,從源頭上提高專業認知。教青局可考慮支持一些學校重點發展,例如針對讀寫障礙、多動症等設立專門的功能教室,學校各有分工和特色,又能資源共享。既幫到學生,也能整合區內的教學資源,這在台灣已經有很成功的經驗。
除了藥物和教學輔導,融合生還需要多種專業治療,這些學校都沒法做到。由於教青局放寬了資助的使用範圍,浸信中學近年開始從校外或香港外購語言治療和情緒輔導服務。李焯堅直言,外購服務有成效,但成本很高,特別是從香港外聘專家時薪高達逾千元。類似的專業服務在澳門供應很緊缺,長遠而言,當局除了資助民間機構外購服務,更應支援培訓本地人才,這樣更符合成本效益。
建中央資料庫 加強學校溝通
對於現正諮詢的《特殊教育制度修訂文本》,李焯堅也認為一個月時間太短,應延長諮詢期。他特別關注銜接學校之間的溝通,建議當局設立中央資料庫,令接手的學校更易了解融合生轉校前的狀況,例如:個人化學習計劃、評估報告和學習成效等等。只要管理完善,便可避免私隱外洩。其次,教青局對學生的評估週期應適當延長,增加評估的準確性。第三,他建議提高融合生資助運用的彈性,例如允許學校用不超過一成作為特教師資培訓,最終學生也能受惠,而且減省了學校退款的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