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不高,水不在時

上星期有朋友來澳門,要我充當導遊,於是帶他們參觀歷史城區,順路登上西望洋山。來到山頂時,一覽半島全景。在外地人眼中,澳門新城在舊區之外發展,城市能得到新的發展,而古跡文物亦得以保留,讓新舊能共存在城市中,有人甚至認為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但情況確實如此理想嗎?當山不高,水不在時,澳門歷史城區的靈魂還在嗎?

畢士達所繪的十九世紀澳門南灣風光(圖片來源:《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畢士達所繪的十九世紀澳門南灣風光(圖片來源:《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翻開十九世紀的歷史繪畫,可以看到訪客來到澳門的第一印象。他們在船上甲板遙望澳門,看到的是高地上的教堂與堡壘,以及海岸上的港口與炮台。

在大海的恩惠下,海風引領葡萄牙人來到遠東,並登上澳門。他們除了建造房舍之外,還在高地上建造教堂。在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教堂是屹立高地上的地標,或是位於城市的核心,象徵人們生活在宗教之中。歷史城區中最古老的聖老楞佐堂和聖安多尼堂,皆座落高地上,民居環繞在教堂建造,人們生活在信仰的庇佑中。聖老楞佐堂面臨廣闊的南灣海岸,而聖安多尼堂則面向繁榮的北灣港口。兩座教堂的大門迎向蔚藍的大海,保佑周邊的居民,也庇佑水手平安回來。西望洋山上的聖母像,遙望南灣海岸,眷顧天主聖名之城在時代中啟航。

托馬斯.屈臣所繪的從大炮台俯視澳門景色(圖片來源:《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托馬斯.屈臣所繪的從大炮台俯視澳門景色(圖片來源:《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澳門就是隨著高地上的教堂與海灣上的碼頭而展開。葡萄牙人對信仰與財富的追求,使遠東上細小無比的澳門,成就東西文化匯聚的奇蹟與成果。那是昔日天主聖名之城的精神所在,也是現時澳門歷史城區的價值。

然而,今天站在西望洋山上,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昔日南灣的海岸已經不在,海灣被填平為馬路與人工湖;過去船隻揚帆的景象消失,取而代之是商廈高樓形成的高牆,與旅遊塔一起把舊城包圍。

今天西望洋山上的聖母,看不到海岸與商船,只見高樓和大廈。

今天西望洋山上的聖母,看不到海岸與商船,只見高樓和大廈。

這就是今天的澳門。當碼頭不再為帶來財富,港口步向衰落時,人們捨棄曾經依靠維生的大海,轉而擴張昔日海岸,在一百年的時間不斷改造半島,把土地擴張達三倍,古地圖上的「蓮花寶地」成為過去的歷史。

新填的土地上先是蓋建工廠,但汗水換取的金錢,遠比不上賭場酒店、商場豪宅帶來的龐大利益。很快地,澳門再次迎來另一場大改造。一座座高樓大廈前仆後繼地湧現,組成一道大屏風;大型賭場和酒店相繼進駐,各自建造最巨大、最雄偉的「地標」,展開一場天際線之爭。過去由教堂所主導的天際線,在短短十年時間,被賭業和旅遊業主導的摩天大樓所取代。遊客所看到的澳門,是五光十色的螢光,以及金碧輝煌的宮殿,那是屬於「東方拉斯維加斯」賭城的不夜天。

被高樓大廈包圍的大炮山和東望洋山

被高樓大廈包圍的大炮山和東望洋山

西望洋山上的聖母,看不到海岸與商船,只見高樓和大廈。媽閣廟的天后,見不到漁船與蜑民,僅見馬路與遊客。當人們嘲笑「背海觀音」、「山上媽祖」不知傳統、不倫不類時,卻把原來珍貴的歷史文化落得同樣的下場。儘管昔日建築依在,但當時的景觀已非原來的樣貌,伴隨城市的軌跡也難以追憶。失去地方精神的城市,有如失去靈魂的軀體一樣,缺乏應有的生命。當山不高,水不在時,「澳門歷史城區」的軀體依在,但精神卻漸漸地消失,消失於「東方拉斯維加斯」之中,成為只存於歷史中的城區。

(《廿一世紀變幻中的澳門歷史城區》之一)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