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工友自己幫

017 絕對權力 絕對腐化X公園之殤 紙本月刊

文:論盡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61

時間:2014年09月8日 12:12

從同善堂前行數十米,便來到「上架行(音:航)會館」。金色的大字、灰色的青磚,抬頭一看,上層卻是黃色的外牆和綠色的窗框,有着五六十年代廣東騎樓風格,與下層的中式古廟外觀明顯有別。當中的一磚一瓦,亦堆砌出澳門早期華人組織的面貌。

魯班誕理監事會合影(1950年代)

魯班誕理監事會合影(1950年代)


逾170年的木工團體

「上架行」即木藝行、搭棚行、打石行,故又稱「三行」,現專指「木藝工會」。上架行會館最初是一魯班廟,其建廟年份可追溯到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甚至更早,但確切年份已不可考。「每個廟宇、會館都會有一塊建寺碑或鼎建碑。上架行會館應有四塊石碑(建寺碑早就消失了),而最重要那塊的碑文已風化到模糊不清。一流的歷史研究都只能引用剩餘的兩塊石碑。」本地歷史學者林發欽解釋,風化的原因可能因為水浸。現時上架行會館的位置於百多年前屬海邊低窪地區。「百多年來,總是十年一大浸,五年一小浸。上架行會館亦曾經重修,原來的碑石文已沒有蹤影,所以根據現存資料我們只能說建廟年份能追溯到1840年,即道光二十年。」

早期澳門手工藝發達,木工藝在內港一帶更是集中。即便到今天,神像雕刻業的痕跡依舊暗藏於那附近一帶。於是當年木工匠都會聚集於內港一帶;僱主若需要木工匠,便會去到內港物色。久而久之內港一帶出現了一些聯誼性質的組織。「由於中國人都習慣有些民間信仰,木行自然信仰魯班,在這情況下有人提議集資供奉魯班,於是有了這一個廟宇。同年創建了上架行會館。」

會員證

會員證

子弟學校舉行家長會(1950年代)

子弟學校舉行家長會(1950年代)

子弟學校慶祝兒童節(1950年代)

子弟學校慶祝兒童節(1950年代)

助人自助的早期華人組織

當年的會館或公所跟今日的社團職能相近。在殖民政府管治的年代,一些社區組織工作透過公所及會館的協作而做得更完善。「上架行會館早期其實不是(今天的)工會,而是勞資雙方混合的組織。早期澳門很多社團都是這樣。例如鮮魚行總會當時也是勞資混合的組織。回歸前澳門華人勞資關係不是最重要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澳葡政府和華人社區。為應對這矛盾,他們必須要團結。雖然會有些內部不協調,但很快就因為這主要矛盾而妥協。」林發欽分析道,「例如上架行會館,其穩定性某程度令人吃驚及佩服。」除訂立行規,規範當時工友的「標準工時」及「標準工資」外,當時甚為先進的會員福利制度亦成為組織團結及穩定的關鍵。「它有很多內部輔助機制,包括工友傷亡事故援助機制等,都是些很優良的傳統,還有帛金機制:工友過身,他們會代家人處理治喪後事。這些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朋友幫下手」,而是一種有系統、有制度、有組織、有會議紀錄文件的捐贈制度。一大套制度,非常完整。在如此傳統穩固的機制下,內部穩固性是很強的。」

除了會員保障制度,上架行會館亦曾辦學,讓木工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亦是早期華人社會教育的特點。當時葡人政府基於各種原因,早期對華人教育抱放任態度。華人於是承擔自己教育,自己辦學,而當年辦學的地方,正是今天的上架行會館會址,即以前的魯班廟。「為此他們亦曾改建廟內一些地方。」建築師呂澤強比劃當年光景,「為了擴建,他們把屋頂升高了。又由於他們都是木藝、搭棚、打石的,所以當年的工程都由上架行工人義務幫忙,材料亦得到業界支持。」學校於1948年2月招生,第一年共有學生59人;1950年轉為日校,因地方所限,最高班級為四年級,高峰時曾收生近一百人。澳門勞校於50年代成立時,他們是融合其中數家工人子弟學校之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上架行會館成為「木藝工會」,過渡成純工人組織,直到今天。

在會館舉辦餐會慶祝魯班誕(1950年代)

在會館舉辦餐會慶祝魯班誕(1950年代)

會員證中的會員須知

會員證中的會員須知

後記

上架行會館前身是魯班廟,供奉的是魯班。直至今天,每年農曆六月的魯班誕(又稱師傅誕),上架行會館依舊必定舉行慶祝活動,當年的熱鬧盛況亦可從不少舊相片中一探究竟。據講,現時會館的會址在當時除了是學堂,亦是魯班誕盛宴的臨時廚房,工友們為準備賀誕總會忙個不停,大家在會館前的空地高高興興的聚首一堂,笑聲處處。在那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年代,魯班誕盛宴的豐富、美味,成為不少人每年的期待,更是不少工友的歡樂回憶。

今天,會館前的空地變成了馬路,每日車水馬龍。會館亦因隨時代發展而漸漸褪色。當中的故事,正待有心人尋覓。歷史足跡之旅始於南灣大馬路,途經民政總署大樓、玫瑰堂、三街會館、上架行會館等地方。一路走來遇到的,其實是每個澳門人的故事。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DSCN6191

DSCN6219

DSCN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