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以後,誰是知識人的最佳人選?

因應近期幾名澳門學者疑似被打壓,編輯邀約談論知識人該如何面對當前困境。針對這幾件個案的分析評論,相信早已大有人在。本文想跳出預設的框架,質疑在現今港澳社會,大學教授是否扮演知識人的最佳人選。

成功的知識人要博學且通,以其學識及嚴謹思考去剖析公共事件,深入淺出能言善道,很多時還要不畏強權不受利誘地堅持自己認為對社會有利的信念。今時今日學院中的教授大多為事業發表學術論文、找研究資助早已疲於奔命;在港澳,為期兩三年的合約制越來越普遍,像在歐美擁有終身教席的學者少之有少。在缺乏時間、誘因、及保障下,大學教授發揮上述知識人的功能日見艱難。

若不是大學教授,那誰?很可能的答案是 – 任何人。這跟2006年《時代雜誌》封「你」為年度風雲人物的原因相近,在維基百科及谷歌的資訊世紀下,追求知識的成本已急速下降。只要對某事情或領域有熱誠,任何人足不出戶亦能博覽群(網)頁,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討論切磋,漸成一家之言。再說今日港澳社會議題大多如最近澳門的「離補法」、香港的「政改方案」般涉及基本政治邏輯、而非高度技術性,用不著尖端的理論和新發現。
最明顯的成功例子應是香港的學民思潮。 一個由中學生組成的民間組織能就香港特首選舉辦法聯同學聯提出「學界方案」並得到廣大支持,其成員能與議員學者平起平坐辯論政改,推動及堅持「公民提名」這理念。從任何角度來看,他們都是發揮著知識人的功能,而且相當出色。

總結而言,澳門學術界最近發生的種種事件當然令人憂慮,值得關注;但同時我們應由自身做起,不應只期待學者發聲。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