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戀事:香港人的「戀殖」之源

「事頭婆喺度唔會咁㗎!」或許你也聽過香港人如此說話,着實可圈可點。

  在今日的澳港社會,已很少聽到人以「事頭婆」稱呼女性的公司老闆。但關係融洽的街坊、店員對小店老闆則仍有此叫法。而在香港,人們一聽見「事頭婆」,立即聯想到的多數不是樓下士多、茶餐廳的老闆娘(如果他所住屋苑竟仍有士多、茶餐廳的話)。更多時香港人提到「事頭婆」,其實是對英國元首伊利沙伯二世女皇的戲稱。據聞當年葡國仍派軍艦駐守澳門時,澳人謔稱葡艦為「擰得爛」和「撕得開」(可能是名為Pedro NunesGoncalves Zarco的兩艘)。相對澳門人戲謔殖民地權威的不留情面,香港人以親切字眼戲稱殖民地元首,着實不可思議。

  不單如此,今日多有指責港人「戀殖」的反殖知識份子,其實最初也是因為守衛皇后碼頭等有殖民地象徵意義之建築,而為大眾所認識。當年留守碼頭期間就曾有民眾向他們興師問罪,為何保育侵略中國的殖民者之建築。但這並不表示當年的保育者自相矛盾,而是顯出香港殖民地歷史的獨特性。

  1997年前的香港,政治、經濟與英國緊密,但從來無礙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若說當時有華人戀慕殖民宗主英國,就必屬上流社會,佔香港華人極少數,影響力極有限。反而,民間保存着大量華人文化,從古至今都寫漢字、說粵語,其至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仍有人以唐裝為禮服。由始至終,香港華人對英國之殖民統治,只屬工具性質的認同。簡言之,就是完美實現了清末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視英文為實用工具,所以你可以遇到一些港人其英語口音與洋人無異,但對英國文化一無所知。重視英人傳授之制度、法治,所以辦事高效,行政公平,但遇私人糾紛時卻與所鄙視的鬧事中國遊客幾無分別,也是橫蠻無理。是故澳門人、中國大陸人(尤其從事服務業者)謔稱香港客為「港燦」「港蝗」並不罕見。香港華人尤如到洋行打工的顧員,盡管工作期間以英式行政管理業務,下班回家則轉台為地道華人。上文之「事頭婆」着實切中要點:香港人之懷緬「事頭婆」,鮮見於生活瑣事,而往往見於社會不公,相對於到洋行上班工作。生活文化、身份認同,尤如下班回家,就是私人空間,事頭婆管不着。

  香港華人,其實從來都是戀華。今人所見之「戀殖」,完全是近年突然冒現的。我敢保證,當中十居其九,十年前都是他們自己口中的「大中華膠」。那這種「忽然戀殖」是甚麼回事?

  香港人「戀殖」之源,在於身份認同。近日香港鐵路公司在興建之沙中線段發現宋元遺蹟。香港網民反應熱烈。「崖山之後有中國」、「宋帝顯靈護香江」之聲不絕。當然,網上世界,認真就輸了,真心的少,托古的多,反映的是香港人對現今中國之抗拒。情願認同自己為已亡千年的大宋子民,也要向現今之中國說不。香港人近日的「忽然戀宋」其實與近年的「忽然戀殖」是同一道理:都是托古反中。自從1997年政權移交,尤其2003年自由行實施,香港人對中國大陸人的接觸;中港貿易之盛況,冠絕中共建國六十多年歷史。十多年的交往,香港人發現過去一直所戀所認同的中國人身份,原來想像與現實大有出入。要共享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往往要放棄取自英人數十年的為用先進西學、普世價值。香港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自此每況越下。

  「事頭婆喺度唔會咁」,代表的其實不是戀慕昔日宗主,而是認同舊日的美好,向今日的「主旋律」說不。而那舊日的美好,重點不是英國殖民,而是英人對香港華人的放任之下,只要無損社會穩定,民眾文化生活的自由。香港人之「戀殖」是表象,被戀者不是伊利沙白二世,更不是英國文化,而是過去自由的日子。香港人之「戀殖」是影射,揶揄今日的掌權者連殖民者都不如。香港人之「戀殖」是尋根,既然想像多年的中國人認同與現實有別,但無論地理上或文化上與英人又相去甚遠,唯有「忽然戀殖」,藉着認同1997年前的世代以另立身份認同。

  因此,如果真要為香港人「戀殖」立一個源頭紀年,那不是1841,也不是1967,反倒是1997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mfile_4919_116857_7_l2